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上海市政協舉辦座談會紀念甲午戰(zhàn)爭120周年

2014年09月25日 08:55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上海舉辦座談會紀念甲午戰(zhàn)爭120周年

  中新網上海9月24日電 (記者 許婧)“紀念甲午戰(zhàn)爭120周年”座談會24日在上海市政協召開,9位政協委員、專家和學者分別圍繞甲午戰(zhàn)爭與中日近代思想史、對東亞國際格局的影響與啟示等議題作發(fā)言。

  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政協對外友好委員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上海《新民晚報》社、上海公共外交協會聯合主辦,上海學界、政協系統近百人與會。

  120年的甲午戰(zhàn)爭,不僅給中華民族歷史上留下慘痛教訓,也激發(fā)了中華民族的群體覺醒和急變求存,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的一個重要轉折。甲午一戰(zhàn)還造成中日兩國東亞地位的逆轉,日本一躍成為東亞“大國”,助長了其對外擴張的野心,為日后發(fā)動一系列戰(zhàn)爭,給東亞各國帶來綿延不斷的動蕩和災難埋下禍根。

  座談會上,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國際關系學會理事王健說,甲午戰(zhàn)爭后東亞國際秩序和格局的改變,突出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日本取代中國成為東亞中心,開始構建以日本為中心的東亞秩序;二是加劇了列強在東亞地區(qū)的爭奪。他認為因甲午戰(zhàn)爭而重新開始構建的東亞國際格局,迄今仍留存一些負面影響。

  王健認為,目前世界正處于一個大變革時期,多極化趨勢在加強,東亞各國要擯棄結盟思維,特別要防止尋求地區(qū)外大國支持,構成區(qū)內對抗的傾向,積極倡導地區(qū)內和區(qū)內外國家的對話與合作,求同存異,共同發(fā)展,共建一個和平的新東亞。

  上海市日本學會會長吳寄南闡述了他對中日關系能否走出陰霾的觀點。他說,目前中日關系處于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嚴峻的時刻,其直接導火索是釣魚島爭端,但從深層次看,有四大因素導致中日間的戰(zhàn)略博弈日趨加劇。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互為對方最重要的鄰國,宜從戰(zhàn)略高度認識和把握中日關系的大局”,吳寄南指出,近一時期在導致中日緊張對峙的消極因素繼續(xù)存在同時,有利于轉寒為暖的積極因素也在逐步累積。眼下,距離APEC峰會不到兩個月時間,在吳寄南看來,安倍能不能在領土問題和歷史認識問題上作出讓中方滿意的交代,將是中日首腦能不能會晤的關鍵。

  上海市歷史學會會長熊月之同與會者探討了甲午戰(zhàn)爭與中國近代思想史間的關系。他認為,甲午戰(zhàn)敗后,中國朝野上下都在總結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整個戊戌維新運動,都可以視為中國社會對甲午戰(zhàn)敗的反思。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甲午戰(zhàn)爭 上海市 東亞 上海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久久网站 | 亚洲成高清日本亚洲成高清 | 亚洲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理论在线视频 | 色偷偷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在线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