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召開第16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11月3日,區政協召開“海淀區北部生態文明建設中如何建設好‘綠水青山’”為主題的雙周協商座談會。區政協主席彭興業、區政府副區長龔宗元參加座談會。區政協副主席丁志明主持座談會。
會上,區北部辦、區農委、區水務局、區園林局等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就北部新區規劃;北部新區農林用地使用情況;北部水資源現狀和北部濕地、生態綠心的建設情況做了通報。座談會上,仲良喜、李樹華、王之嶺、于家伊、袁國文、賈順平、吳震、張華、曹衛東等九位委員分別圍繞北部生態建設的定位,北部保留村莊的未來發展,北部水資源的利用等問題談了各自的看法。委員們認為,北部生態建設應該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規劃,并且要將規劃固定下來,不能有隨意性;北部生態建設的定位不能只服務于北部的高科技企業,應該是面向全市甚至是全國;北部的保留村莊不應該走產業化的道路,應該在保留“鄉愁”上多想辦法。
區政協邀請的規劃公司就北部“生態綠心”的規劃和建設思路進行了通報。內容簡要如下:我區北部的“綠水青山”應該定位于綠色、創新和科技三位融合一體。翠湖濕地作為傳統意義上的公園已經建的非常完善,但這與整個海淀發展定位還是難以匹配的,它應該是代表創新創業高度標桿下的“綠心”。硅谷之所以能夠一直發展,不斷出新,最重要的一點是科技綠色,與硅谷互動的納帕谷,有大量硅谷精英在這個地區休閑。納帕是新世界的酒鄉,作為葡萄酒知名產地應用了大量科技技術,技術提供者正是來自于硅谷,硅谷人在這里享受了很好的環境,同時為農業創造了更大的價值。在法國、歐洲也是這樣一種情況,這是世界的發展趨勢。所以,海淀“綠心”應該成為從中關村到后中關村科技版圖擴張的空間重要的戰略支點,助推整個海淀創新創業大發展。對于綠心周邊的六個村子來說,海淀有大量高科技企業,這些是海淀村莊改造最可依賴的資源。建議能夠把科技企業與鄉村進行對接,實現一村一企業,企業向鄉村產業復興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激發鄉村的活力,同時鄉村通過集約土地利用,為科技企業提供一定的土地空間資源,形成雙贏局面。綠心的建設還應兼顧文化展示、科普的功能。
協商會委員發言摘要如下:
仲良喜:作為區里的生態新區,從北部來看,北部的生態環境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稻香湖景酒店旁邊有個大氣監測站,數據顯示這幾年北部空氣質量不如以前了,尤其PM2.5指標在上升,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大力度。水的指標還是不容樂觀,南沙河“三年還清”計劃總體布局挺好,但現狀還是不好,下一步要加大力度推進。
李樹華:北部生態新區未來建設如果主要面對北部從業的科技人員,我覺得是不對的,北部新區是北京市民的北部新區,甚至是是全國人民的北部新區,如果只考慮科技人員這是非常危險的。保留村莊的建設必須尊重原來文化,原來風貌來建設,我們要尊重鄉土文化,留住“鄉愁”,使保留村莊過度產業化是不可取的。生態建設還是要以地為本,尊重大地的機理,研究它的客觀規律進行建設。我區南部按照景觀生態學理論講,是綠色鑲嵌在建筑群里,因為它是建成區,沒辦法。但北部新區,它的基底應該是綠地濕地,建筑是鑲嵌其中,和南部正好互補。生態建設應該從綠化到生態修護,再到生態復原。所以在生態建設中不應只關注人,還應該關注植物、生物多樣性。
王之嶺:建議根據區域生態資源稟賦,包括區域生態演變的過程,北部山區區域特色,制定一個北部生態建設的規劃,不能再碎片化、補丁化、隨機化。海淀區農業科技資源豐富,北部地區完全可以打造高科技生態農業,圍繞精品生產、觀光休閑、科技展示等打造全鏈條的“互聯網+”經營和管理模式。海淀位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區,應該起到帶動作用,帶動京津冀區域“綠水青山”的建設。海淀北部生態建設應該和城鄉一體化推進模式結合,城鄉一體化不光就是建高樓、修公路,要注重遵照自然資源稟賦和區域特色來結合。5、北部還要注重土地流轉問題。
于家伊:有關北部的各類規劃都是有的,但各管一項,沒有整體結合起來。應該用生態規劃將它們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生態建設別糾結到底為什么服務,前一輪發展是信息產業的發展,而這輪發展是生態產業的發展,企業自然感興趣,企業會有一個自發參與的行為。生態建設不是簡單的治理問題,它的內涵應該是新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新經濟發展是集成性的。
袁國文:要把生態作為目標,而不是指標。作為目標以后就需要新的規劃來支撐這個目標的實現。北部規劃建設還處于碎片化的狀態,需要一個統一的規劃將它們串起來。建議將北部的資源,特別是水資源通過科技手段將它們循環起來使用,避免重復投資和無效投資。向外借用資源更不是明智之舉。
賈順平:搞“綠心”建設不光是搞濕地公園,應該把范圍擴大到整個北部地區,甚至整個海淀、整個北京地區。“綠水青山”是系統工程,不光是園林、農委、水務等“正能量”的部門,還應該包括一些“負能量”的部門,比如發改委等也納入進來,共同建設。北部是正在形成的區域,涉及到規劃、建設、管理,現在更多的是處于規劃建設階段,建議在規劃階段就應該考慮到如何精細化管理。北部作為新區,在綜合管理體制上也應該作為試點,建議在體制機制上申請作為國家的一個試點,未來在這方面做嘗試。建議提高規劃的嚴肅性,一旦制定好了,就不要隨意變化,將其固定,即使要變也要法律化、制度化。
吳震:北部生態科技新區建設的整個框架應該是生產生活空間高效聚集,同時宜居宜創業。建議在北部生態建設要特別注重“海綿城市”的建設。要挖掘非常規資源的利用,如污水的再利用,雨洪的利用等。
張盼月:污水在處理廠處理的過程里,水基本達到或者一定程度達到了要求,但是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最大的難題,這方面必須考慮。北部新區未來的生活垃圾問題,園林垃圾問題,農業廢棄物問題如何來處理這類大量的垃圾,如何進行資源化是將來必須要考慮的。
張華:市里下了很大的決心解決生態問題,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生態建設中空氣的問題是很突出的,建議在空氣治理過程中多利用本區企業研發的高科技手段,這方面的成果還是很多的。
曹衛東:建議政府部門再加大對生態建設的重視力度,與中央近期的相關會議精神相符合。建議北部一定要加大對雨洪的利用量,目前的數據與中央和北京的要求還差距較大。北部要充分做好路網的設計,交通的設施包括道路之間要互通合理。要打通微循環,各小區、單位不能各自畫地為牢。強烈建議海淀區北部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先行,不急不躁,細微入手,垂范世界。
區政府副區長龔宗元在講話中說,大家對生態建設,特別是水的治理,空氣的治理都是不太滿意的。其實政府是真想把這些事做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實際操作層面的困難卻是巨大的,比如征地、拆遷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政府狠抓生態建設的決心是有的,克服困難的信心也是有的。龔宗元還向委員介紹了政府為了鼓勵北部地區農民積極參與到生態建設中的具體做法,和北部水務工作及園林建設今后的打算。最后,他感謝各位委員所提出的建議,建議具有實操性、前瞻性、理論性,并表示會議以后,政府部門一定會認真學習和采納,也請政協委員繼續關注北部乃至海淀的建設,多提意見建議。
彭興業主席講話指出,十八屆五中全會確定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點內容列入“十三五”規劃,可見黨中央對生態建設重視程度之高。他建議委員們都要認真學習一下五中全會精神,把思想統一到會議精神上來。他認為,區內高科技人才和企業云集,但千萬不能只做墻內開花墻外香的事,外面的人都知道,可我們自己卻不知道,特別是一些生態環保型企業,區里一定要重視和利用起來。北部地區是塊風水寶地,怎樣建設好,同時又把生態保護好的確不容易。他建議北部生態規劃在制定時一定要多聽聽委員當中的專家的意見建議。他說,全區人民一定會按照五中全會對生態文明建設新的要求,高標準、科學地把它治理好、建設好,也請委員對北部生態建設多提意見建議。
編輯:薛鑫
關鍵詞:北京市海淀區政協 雙周協商座談會 彭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