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媒體談政績觀:群眾期待“接地氣”的政績

2015年12月09日 10:54 | 來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分享到: 

原標題:媒體談政績觀:華而不實的“高大上”政績觀引反感

政績,作為執(zhí)政辦事的“成績單”,是干部提拔重用的“硬件”。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對于干部如何從政、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同時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領導干部執(zhí)政期間的具體體現。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如此“心中有民”的政績觀,既符合人民群眾的期待,也是對黨的事業(yè)的忠誠。只有群眾認可,干事創(chuàng)業(yè)才能更“接地氣”,才能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只有“既緊抓發(fā)展要務,又重視改善民生;既要高樓大廈,又要背街小巷;既要上級肯定,又要群眾滿意”的政績,才能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受惠的同時,打心眼兒里點贊。

  有道是最簡單的事,也是最難做的事。群眾“家門口的那些事”瑣碎,小的甚至讓領導看不到,也不值得到電視上、報紙上宣傳一番,卻讓群眾真正受益,真切感受到你做了實事、好事。

  如果一屆領導班子能夠“把群眾家門口那些最簡單的事情做好了”,日積月累,就是了不起的成績;實事原本就只有一件件踏實地做好,久久為功,才能于渺小中成就偉大。列寧說:“要成就一件大事業(yè),必須從小事做起。”我們要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偉大的,要將偉大的目標變成現實,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就得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把群眾家門口的事”做好。

  有些看起來“高大上”的政績,總是給人一種花里胡哨、華而不實的感覺,不但“中看不中用”,更引起群眾的反感。因為這些官員的出發(fā)點不是為民謀福利,而是整天琢磨怎樣能給自己的履歷錦上添花。他們的眼光總是盯著上邊,忘了基層,于是一項項造成巨大資源浪費的“面子工程”上馬,而那些真正改善民生的基礎項目卻因為收效太慢被束之高閣。

  群眾的評判是最公正的。“好大喜功”者自以為懂得官場哲學,即使獲得一時晉升也不會長久。任期結束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當初留下的爛攤子卻是不干實事的最好證明,遲早會被群眾判出局。而只有真正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fā)的工作,哪怕潤物細無聲,才真正能經得起時間、實踐檢驗,并永遠扎根于群眾中間。

  群眾滿意是所有工作的最高標準。群眾期待的政績,是事事都能置身于群眾中,件件都能“接地氣”。金杯銀杯,換不來百姓的好口碑,黨員領導干部的權力是由人民賦予的,自然要將之投入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業(yè)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黨員干部做出來的成績,沒有什么比群眾認可更有說服力了。(唐劍鋒)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政績觀 干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国产变态另类欧美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香蕉人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师生制服 | 欧美精品专区在线观看视频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