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價格太貴請不起 民營養老院難招北京本地醫生

2016年02月01日 16:31 |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點擊進入下一頁

插圖 關印 H252

每到過年,房山區同年華養老院的院長劉貞月就會感到“壓力山大”,養老院的醫生要回家過年了,她得繃緊神經看緊那些不回家過年的老人們。因為本地醫生開價高、要求多,大多數民營養老院不得不聘請外地醫生。專家指出,政府應出臺政策,建立本地退休醫生與養老院對接平臺,以解決養老院招醫難的現狀。

價格太貴請不起

本地醫生要八千

外地只需花一半

在同年華養老院里住下的,主要是失能失智的老人,因此醫療和護理對于這家養老院來說格外重要。平日里需要有護士給老人們服藥,有醫生判斷和處理老人們身體上的突發狀況,所以聘請醫護人員是筆不能節省的開支。然而,對于這家床位入住率仍然較低的民營養老院來說,要嚴格考慮成本。

“請北京本地的醫生?我就沒敢想這事兒。”自從去年接管了這家養老院,劉貞月就認定了必須配備一名醫生,可她跟同行一打聽,北京本地退休醫生月薪要在8000元左右,好的甚至上萬元。在朋友的推薦下,劉貞月從河北張家口請來了一位男醫生,月薪3500元,包吃包住,周末只休息一天,如果干得好還能繼續漲到4000元。前幾天晚上,院里一位患癡呆癥的老人午睡不醒,到了晚飯時段也叫不醒,醫生一直守在身邊,直到家屬到來。“要是沒有醫生在,我這心里一點兒底兒都沒有。”

不過,劉貞月的心依然懸著。“萬一哪天他被挖走了,我就很難找到這么合適的醫生了。”劉貞月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靠增強感情聯絡來“拉攏”醫生,過年過節送點兒小禮物,醫生的家屬要是來北京旅游提供住處等,“前幾天討論過節休息的事情,醫生說他休個四五天就夠了,我讓他多休息幾天,說實話,盡管不想讓他走這么久,但也必須得這么說,畢竟這樣的醫生太難找了。”劉貞月無奈地說。

雇傭關系不穩定

高薪聘來本地醫

輕輕松松被挖走

“從去年初籌建養老院到現在,一年多時間,我們這兒就換了三個醫生,到現在還在尋找更合適的。”提起養老院招醫難問題,位于海淀區的一家民營養老院負責人陳華(化名)連連搖頭。

對于一家養老院來說,醫生無疑是最重要的軟件資源。“不光是老人的子女會在先期了解養老院時詢問醫生的情況,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收住老人,首先得保證有醫生在崗,否則一旦老人在養老院突發疾病,我們就會措手不及,而且還有可能惹上官司。”陳華說,當時也是千方百計朋友托朋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剛從一家大醫院退休的醫生,早早建立了聘用關系,養老院還在施工,就每月給她6000元工資,為的就是確保養老院一開業就有醫生在,而且也讓她為養老院的建設出謀劃策,好為以后的護理工作打個好基礎。

然而早打算并沒有帶來好結果,正當養老院打算開業時,這位醫生卻臨陣辭職,陳華之前支付的10個月工資打了水漂。“據說是有家私人診所開出了1萬塊錢的月工資,她就去那兒上班了。”

24小時在崗做不到

8小時工作制 養老院里不現實

陳華說,除了給不了高工資,工作時間也是一大問題。“老人往往會在夜里突發心腦血管病,所以養老院需要醫生盡量能夠24小時在崗。這就出現了矛盾,北京本地醫生基本上都要求8小時工作制,不可能一天24小時甚至周末都在養老院里。“但如果按照8小時工作制,我雇3個醫生輪班倒,又實在負擔不起。”

最終,陳華找到了一位來自黑龍江某中小型醫院的退休醫生。“職稱證明是內科主治醫師,而且由于是外地人,可以長期待在養老院里,算是符合了咱們養老院的基本需求。”陳華說,每月6000元工資,外加社保和吃住,這位醫生一個月的實際開銷大約1萬元,“這已經是養老院可以負擔的極限了,我真是咬著牙請的。”

提起養老院里最理想的醫生標準,陳華說:“還是咱們北京本地的退休醫生合適,一方面可以知根知底,了解醫術,另一方面,一旦養老院里的老人突發疾病,本地醫生也對北京的醫療情況比較了解,甚至還能發動身邊的醫療朋友出手相助。”

但陳華也坦言,目前養老院的招醫難問題十分普遍,很多養老院都因為支付不起高工資而找外地醫生救急。“甚至還有一些養老院使用套牌醫生,也就是說給衛生部門遞交醫務室申報材料中的醫生是一個人,實際上給老人進行日常保健時是另一個人,我不想弄虛作假,所以直到現在,還在利用一切機會爭取能找到一位本地正規醫生。”

“零差價”購藥不享受

報銷限制多 開藥還得外面跑

已經行醫46年的姜玉杰是今年年初才“跳槽”到豐臺區長辛店街道養老照料中心(北京康助護養院)的。作為一位72歲的北京本地醫生,姜玉杰說,人都有老了的時候,尤其是養老院里住的大多數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更離不開醫療的支撐,希望能夠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到他們,“要是為賺錢就不來這兒了”。

然而,才來了1個月,姜玉杰已經發現養老院辦醫務室的重重困難,最直接的是級別不夠,許多藥物和治理難以開展。“比如說老年人的高血壓,我這么多年常用的效果最好的是清肝降壓丸,可是這里不能報銷,還有治理老人腎陽虛的蓯蓉益腎顆粒、右歸膠囊,都因為級別不夠,不能報銷。”

姜玉杰發現,養老院的醫務室不享受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零差價”購藥政策,用藥上許多針對老年人的藥物在社區衛生服務站都是“無自付”,而在養老院則是“全自付”,養老院住的七八成都是不能自理的老人,大多需要長期吃藥,不少老人還得去外面開藥,而那些需要長期吸氧、吸痰的老人,還有一些其他的護理項目,如果住院都是可以走醫保報銷的,但是在照料中心的醫務室門診,根本不在報銷范圍內,有的即使通過門診走了報銷程序,也可能會被拒付……以前一坐一上午恨不得都不能動地兒的姜玉杰,如今要頻繁地跑藥房,得問問哪些藥能報銷,為了減輕老人的經濟負擔,他得盡量開醫保范圍內的藥,“這可比在醫院看病麻煩多了,難怪醫生們都不愿意來養老院。”

觀點

退休醫生和養老院

應建立對接平臺

“我身邊有不少退休的協和老醫生都表示愿意到養老院去發揮余熱”,政協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黃宇光教授表示,現在我們更多的是社會或者商業機制在辦民營養老院,這類養老院更需要規范,特別是如果收住失能、高齡老人,就應該保證醫養結合,但現在很多養老院連聘用合格、正規的醫生都不能保證。

“其實,我們有很多的社會資源,包括北京協和醫院一些老專家,有一些不是高級職稱的甚至比較年輕就退休的,他們完全有能力在這種養老院機構里面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樣也節約了整個社會的資源”。政府應該主動出臺一些政策把它協調起來,資源是有的,就是怎么去打造一個對接的平臺,并出臺一些相應的鼓勵政策。

本報記者 蘭潔 葉曉彥 孫穎


編輯:趙彥

關鍵詞:價格太貴請不起 民營養老院 難招北京本地醫生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内偷拍福利 |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第36页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 亚洲成眠在线观看毛卡片 | 性色的视频网站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