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我國大陸暫不會出現本土寨卡病例
2月1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消息稱,廣東省發現1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至此,我國大陸已發現2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不排除未來出現更多輸入性病例的可能。”2月1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與南美國家往來頻繁,委內瑞拉就有大量我國務工人員。
“很多在南美工作的人都在春節前歸國,與家人共度新春,此時出現輸入性病例不足為奇。”高福說,正月十五以后,很多人將返回南美繼續工作,屆時歸國人員數量也將減少。“雖然不排除輸入性病例繼續增加的可能,但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發現的2例病例均為委內瑞拉歸國人員。高福認為,海關邊檢人員有必要重點對從該國入境人員進行健康檢查,除了測量體溫,還應詢問歸國前一周是否有發熱癥狀等。這是因為寨卡病毒感染者的癥狀較輕,不像埃博拉出血熱那樣有高熱癥狀。例如,我國大陸發現的首名寨卡病毒感染病人,入關時體溫還不到37攝氏度,所以未被發現。
如果輸入性病例繼續增加,會不會導致本土感染病例的出現?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認為,目前暫無可能。因為本土病例的出現需要兩個條件:能夠傳播病毒的蚊蟲和輸入性病例。“只有當我國本土的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叮咬了輸入性病例后感染寨卡病毒,并在人群中傳播,才會導致本土感染病例的出現。”馮子健說。今年,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偏低,低溫對控制蚊蟲密度幫助很大。當地醫療機構已對2例輸入性病例采取了隔離措施,避免蚊蟲叮咬。(記者張 磊)
編輯:趙彥
關鍵詞:我國大陸 寨卡病毒 本土寨卡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