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中國“十三五”的世界機遇

2016年03月12日 10:48 | 作者:王義桅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中國“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后一個五年規劃——“十三五”規劃,極大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比如,歐洲的人們對中國模式的羨慕溢于言表:“中國有五年規劃,背后還有十年的規劃,而且還有‘兩個一百年’,真是干著五年的,看著十年的,想著五十年的,而歐洲人考慮的是下一次選舉……”

u=1396060398,3709012391&fm=21&gp=0

在中國兩會上備受關注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不僅對中國本身,也對中國與歐洲、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和交流帶來價值。以歐洲為例,“十三五”規劃將帶給歐洲三大機遇:

首先是增長的機遇。中國出境人數早已過億。2015年,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創1180.2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同比增長14.7%。“十三五”期間,這些數字都將持續增長,給歐洲市場帶來巨大機遇。如若歐洲能切實抓住“一帶一路”機遇,與中國加強合作、互通有無、發展經濟,就能逐步改變歐洲自歐債危機以來呈現的疲軟態勢,逐步消除影響歐洲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其次是創新的機遇。當今世界,新產業革命和產業結構調整蓄勢待發,創新成為縮小南北國家差距的重要手段。中國逐漸成為創新領先者,以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制造4.0的對接為標志,中歐的創新合作潛力巨大。“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創新領域包括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大飛機、研制高檔數控機床等,并提出建設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歐洲對待中國的創新較為開放,與中國合作意愿強,經驗豐富,必將塑造中歐創新伙伴的廣闊未來。

再次是治理的機遇。在歐洲危機重重之際,歐洲對中國“十三五”的期待不只表現在有形層面,也體現在無形層面。中國“十三五”期間,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與歐洲有諸多契合之處。

毋庸置疑,中國在“十三五”期間,將在力所能及范圍內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和義務,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比如,中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談判,落實減排承諾。中國自身的綠色發展,將有利于落實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達成的協議,同時中國不斷從歐洲學習綠色發展的經驗,與歐洲、與世界一道共同為全球氣候的改變承擔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切實保障人類最根本的生存權利。

另外,“十三五”規劃對于開放發展的定位,將有利于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雙向開放,有利于國際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于市場深度融合。同樣,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在“十三五”期間發力。自從英國去年加入亞投行后,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紛紛加入,這也增強了人們對于中歐關系的信心。

總之,“十三五”期間,中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的五大發展理念及其實施,必將引領中歐合作升級,令人期待。不止對于歐洲,對于很多國家和地區來說,中國的“十三五”都是不可忽視的機遇。(王義桅 作者為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中國“十三五” 兩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少妇a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 午夜性色福利网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视频 | 亚洲产在线观看亚洲第一站 |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