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民盟上海市委專家學者參加座談會 把脈靜安區“十三五”發展
“十三五”,新靜安將確定怎樣的發展目標?解決哪些重大問題?如何承擔好國家戰略任務?怎樣為“建成新標桿、新亮點”打下基礎?在近日召開的上海靜安區“十三五”規劃專題建言座談會上,針對上述問題,來自民盟上海市委參政議政咨詢委員會和經濟委員會部分專家學者以及民盟參政議政特邀顧問們集體發出了黨派聲音。
作為對黨派聲音的回應,中共靜安區委副書記陸曉棟作為代表,當即發出“政府聲音”——區委“十三五”規劃編制起草組及有關部門將認真吸收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把座談會成果充分運用到“十三五”規劃修改制定中,努力把未來五年新靜安的發展藍圖規劃得更加科學、更加符合實際。
補短板,增強市民獲得感
“發展不平衡是靜安全局工作的一個特點。”首先發言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政策研究室主任徐存福認為兩區合并后,要立足市級層面在交通上打通南北通道。在路網分布養護上,存在不均衡,老閘北投入不足,今后要研究如何進一步平衡,補齊短板。
“供給側改革是今后一段時期中央關于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靜安區今后發展目標在哪里?走怎樣的路徑?采用什么指導思想?”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郁鴻勝給出的藥方是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加快彌補政府在公共服務和管理方面的短板問題,加快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增加政府有效供給,尤其是城市管理、城市安全等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
持類似觀點的民盟市委參政議政咨詢委員會委員楊文悅指出,未來五年,靜安建設美麗家園,要從園林綠化著手,打造環境生態幽靜、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的綠色、共享、協調的展示區。
聚焦重點產業,打造特色“名片”
“要塑造開放的文化、創意的文化、多元的文化、品質的文化、綠色的文化,蘇州河兩岸開發要進行品牌策劃。在產業定位上要錯位發展,突顯文化創意。要探索體現五大發展理念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新型的標準化社區。”上海社科院副院長王振認為要打造國際靜安、文化靜安。
市信息中心總工程師陸小敏、市農業委員會研究室主任陳國權認為,合并后的新靜安要在新的平臺上進行突破和創新,要考慮發展的整體性,要協調發展、集約化建設。靜安應該爭取成為上海城市新一輪擴大開放、深化外向發展、充分展示國際化城市風采的探索區;集中展示中華老字號、民族品牌文化和保護、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樣板區;傳統人文景觀保護和開發、海派城市休閑旅游創新文化的示范區。
民盟市委參政議政咨詢委員會委員林晶建議,把規劃的思路、要求和重點編制得更加清晰、科學和直觀,同時增強對外宣傳,讓每一位靜安的老百姓都感覺規劃離自己很近,和自己密切相關。要充分發揮靜安劇院多、樓宇多的區位優勢,加深文化內涵,讓文化靜安在樓宇經濟中發揮更好作用。
“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優勢,政黨協商在各種民主協商渠道中具有重要地位。”與會的民盟市委主委鄭惠強表示,這次由中共靜安區委、區政府和民盟區委共同就“十三五”規劃編制進行協商研討,正是這種獨特優勢作用的體現。
編輯:秦云
關鍵詞:十三五 靜安區 民盟上海市委 供給側改革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