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廣州市政協圍繞“一江兩岸三帶景觀帶建設”展開專題議政
昨天,廣州市政協十二屆二十次常委會召開,圍繞“一江兩岸三帶景觀帶建設”展開專題議政。
議政報告指出,琶洲三年五次規劃八次調整、廣州生態承載能力超標17倍。對此,議政報告建議,試行留白機制。
規劃波動大建議“留白”
廣州市政協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優化“一江兩岸三帶”景觀帶建設中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
報告指出,流域開發需強調規劃穩定性,可是規劃缺乏穩定性,波動大,例如琶洲,三年五次規劃八次調整,先后提出廣州中心城區現代服務業核心地區、會展總部功能區、國際會展中心區、依托琶洲打造成洲際會展中心城市、世界第一會展城、廣州大CBD等總體規劃目標,對琶洲西區提出互聯網集聚區、總部商貿區、廣州緊湊型新CBD、科技創新樞紐等區域發展目標,著力點不穩定。
報告還指出,廣州生態景觀條件較好,但生態格局破壞日益突出。越秀、荔灣、海珠、天河4區的土地利用強度超過60%,超過國際生態宜居警戒線2倍。
為應對傳統規劃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報告建議,試行留白機制。“三帶”的建設規劃面積眾多,建議先留白,再一點點地更新、階段性地更新機制,待后人研究清楚再逐步規劃落實,想不清楚就留白研究,留給子孫后代去規劃發展。
珠江兩岸景觀照明將升級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陶鎮廣通報了“一江兩岸三帶”景觀帶建設工作情況:正在推進前期報批手續的有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項目,正在前期研究準備立項的有臨江大道東延線和鳳浦路等項目;已完成人民橋、江灣橋、海印橋、獵德大橋、廣州大橋歷史文化環境藝術提升的國際設計咨詢工作,確定了優勝方案,計劃對人民橋先行改造,總結經驗后再適時推進;著力推進珠江兩岸景觀照明提升工作,目前已編制了《珠江兩岸景觀照明亮化提升設計方案》,正在開展立項等前期工作,計劃2016年9月底前完成立項工作,2017年10月底前完成項目實施工作。
編輯:薛鑫
關鍵詞:廣州市政協 “一江兩岸三帶景觀帶建設” 專題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