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GDP新算法的創新期待
GDP新算法將研發支出直接當作GDP而不是消耗,是對地方以及企業重視科技創新的明確鼓勵。唯有改革與創新不可辜負,也唯有如此,經濟才能真正發展。
我國二季度經濟數據即將發布。近日,國家統計局核算司負責人表示,國家統計局將修訂GDP核算方法,實施研發支出核算方法改革。按照新算法,中國去年GDP大約增加8798億元,高于甘肅去年全年GDP總量。通過新算法提升GDP數據,有人認為這是經濟新常態下對數據的“美化”。一言以蔽之,就是研發支出將被列入GDP核算。說得更明白些,就是原來GDP算法未將企業研發支出作為資產,而是當作中間消耗處理。新算法將研發成果作為知識產權產品,列入固定資產之下。
事實上,早在2009年,聯合國就頒布了新的GDP核算標準——《國民賬戶2008》,研發支出列入GDP正是從那時開始的,美國等發達國家率先響應。目前,絕大多數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都已按新標準核算GDP。由于科技創新、研發投入對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傳統的GDP算法已經越來越不合時宜,新算法能更準確、更完整地反映經濟發展的狀態,中國在GDP方法上與時俱進、跟國際接軌,合情合理。GDP新算法將研發支出直接當作GDP而不是消耗,是對地方以及企業重視科技創新的明確鼓勵,也是改革的深意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應對發展環境變化、把握發展自主權、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是更好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更重要的是,新算法將極大影響區域格局,研發支出多的省市將在GDP統計上更占優勢。浙江省委、省政府剛出臺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支持人才創新的意見》,既為人才發展指明了方向,更是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
在研發經費的來源上,科研院所集中的省市,研發經費主要來自科研院所,反之則來自企業。浙江高校少而企業多,企業會自然而然承擔更多研發職能。而企業研發經費的產業化效率一般高于科研院所,因此研發投入的含金量可能更高。
在近日出臺的《中共杭州市委關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國際化水平的若干意見》中,打造“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培育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同樣是杭州的目標。國際上通常用研發經費占GDP比重來衡量創新指數,全球最高的依次是以色列、芬蘭、韓國、瑞典、日本。它們的共同點是區位欠佳、資源匱乏。沒有良好的自然稟賦,唯一能依賴的就是人力資源本身。廣東、浙江并不是傳統的工業中心,卻依靠研發投入、民營經濟、創新創業,經濟達到全國領先水平。而貴州在短短幾年內就通過“大數據”華麗轉身,從經濟洼地變成信息高地。
所以,將研發投入計入GDP,其實是一種遲來的認可。不要誤讀了GDP新算法背后的期待:唯有改革與創新不可辜負,也唯有如此,經濟才能真正發展。(肖純)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GDP新算法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