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革命老區山東蘭陵告別千年傳統旱廁

2016年08月26日 10:13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濟南8月26日電(記者葉婧、潘林青)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大仲村鎮錄莊村村民孟凡真多年來一直有一個習慣:每到夏季,就給自家廁所準備上一小瓶農藥,如廁前噴一遍。

“冬天還好,一到夏天,農村旱廁里蚊蠅亂飛,不噴都進不去廁所門。”孟凡真說。

可是今年,孟凡真卻沒有延續這個習慣。早在3個多月前,他家就已經完成了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

一個土坑,四周用水泥板或者青磚圍住,“高級”些的或許配有頂棚、木門……這些簡陋設備,是中國農村地區旱廁較為常見的配置。

雖然住的是2015年才建好的新房,蘭陵縣金嶺鎮道溝崖村村民左紹連3個多月前卻仍在使用這樣漏風漏雨、污水橫流的傳統旱廁。

“蚊蠅滋生都是輕的,過去廁所里面那個味就受不了。別說是從外邊經過,就算是關著兩道門,都能在院門口聞到臭味。”左紹連說。

可記者日前來到左紹連家時,卻沒有聞到異味。穿過庭院,記者看到,浴室、衛生間的門都敞著,走進衛生間,地臺上是一套干凈的瓷質蹲式便池,旁邊立著一個帶著壓力泵的塑料小罐。“如廁之后輕輕一踩,大概半瓶礦泉水就能沖洗干凈,非常省水。”左紹連說。

據蘭陵縣人民政府官方網站介紹,蘭陵縣是今山東境內最早設立的縣治單位,距今已近2400年歷史。如今,在蘭陵縣,像孟凡真、左紹連這樣告別使用了千百年的傳統旱廁的農民還有很多。

蘭陵縣住建局局長徐琳告訴記者,蘭陵縣按照政府主導、群眾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則,在全縣推廣了農村新型社區小型污水處理設施、農村戶廁及生活污水一體化微生物處理設備和雙甕漏斗式化糞池三種農村居民生活污水和糞便無害化處理模式。其中,綜合考慮村莊用水困難程度以及地形特征等因素,雙甕漏斗式化糞池是主要改造方式。截止8月20日,蘭陵縣已完成改廁12.9萬戶,占全年任務量的70.1%。

在蘭陵縣大仲村鎮錄莊村,這里生活的115戶家庭已經全部完成了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徹底告別了傳統旱廁。對于村支書吳杰來說,他不用再擔心生活污水和糞便會污染村民們取用的地下水了。

“過去的旱廁,隨地挖個坑,什么都往里排,又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隔不遠就是日常用水的水井,誰能保證污水就滲不過去?”吳杰說。

談及此次蘭陵推行農村改廁的感受,蘭陵縣委書記鄭連勝感觸頗深:“小廁所”連著“大民生”,我們蘭陵2015年開始啟動了這項工作,原計劃用3年的時間,完成全縣18萬農戶改廁任務,從目前的進度來看,10月1日前就能全面完成。(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革命老區 蘭陵 旱廁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精品网站动漫 | 亚洲日韩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 日韩免费Av中文字幕五月天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