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留住有特色的農村學校

2016年09月07日 15:24 | 作者:耿銀平 |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我們應盡快行動起來,落實教育均衡政策精神,留住每一個有特色的農村學校,留住鄉村孩子向上努力的希望和激情,讓中國農村發展更和諧、更均衡。

近幾年,撤點并校成為教育領域非常普遍的現象。教育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從1997年到2010年,全國減少小學371470所,其中農村小學減少302099所,占全國小學總減少量的81.3%。大量農村學校消失,從教育角度看,可能有利于實現規模集中、效率提升,但從社會角度來看,會讓農村的庠序文化遭到破壞。

合理、適當的撤點并校能優化教育結構,有利于為農村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可任何事情都有個度,都要遵循規律、尊重實際。動輒撤并,缺乏相應程序,缺乏規律敬畏感,“農村小學數量10年少5成”注定會產生問題,比如導致上學難、上學貴,造成“超載車”“黑校車”增多,交通事故頻發,增加了教育成本。

《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適當設置小學、初級中等學校,使兒童、少年就近入學。”鄉村學校是教育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一定要考慮到鄉村學校蘊含的重要社會教育功能,一定要傾聽學生以及家長的實際需要、合理化訴求,特別是要考慮家庭經濟困難、上學不方便的農村學生。

從社會價值層面看,鄉村學校不僅是為農村孩子受教育而存在,而且承擔著傳承民風敦厚的鄉村文明與鄉土文化的責任。《孟子·梁惠王上》曰:“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漢書·董仲舒傳》曰:“立大學以教于國,設庠序以化于邑。”這里的“庠序”,就是鄉村學校,它傳播了文明的種子、培育了醇厚的民風民俗。如果鄉村沒了學校,會讓農村文化出現沙漠化、空心化現象。當下,個別地方出現的鄉風民俗的粗鄙化,或多或少都與這種文化中心的式微有關。因此,動輒撤并鄉村學校,魯莽切斷鄉村和歷史文化的連接,是巨大的“文化虧本”。

2015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提出“加快探索建立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機制和管理辦法”。“小規模學校”概念進入國家政策體系,無疑是在強調鄉村教育有優秀和可取之處,能積極推動教育發展。據媒體報道,由于地理條件和環境所限,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也都存在小規模學校,日本、韓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的農村學校大多是一二百人的小規模學校。

令人欣喜的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已提出要求,“堅決制止盲目撤并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我們應盡快行動起來,落實教育均衡政策精神,留住每一個有特色的農村學校,留住鄉村孩子向上努力的希望和激情,讓中國農村發展更和諧、更均衡。畢竟,“對遙遠的鄉村來說,每一個學校,是一堆火;每一個老師,是一盞燈”。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特色 農村學校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顶级片在线免费播放 | 亚洲国产另类精品专区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中文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不卡的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第六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