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陳立華:“文化自信”在校園綻放

2016年09月21日 08:46 | 作者:陳立華 | 來源:人民政協(xié)網(wǎng)
分享到: 

許多人對現(xiàn)在的“文明”認識大多來自于西方,其實中國是傳承千年的禮儀之邦。相傳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周公制禮作樂,就提出了禮治的綱領(lǐng)。由儒家學者整理成書的禮學專著“三禮”——《周禮》、《儀禮》、《禮記》,記錄、保存了許多周代的禮儀。中國的禮儀文化以其平和、中正的特征,對人們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直至現(xiàn)在還在影響著日本、韓國等國家。而令人汗顏的是,在我們本土,它的流失速度卻是非常驚人的,原因是我們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得不夠。例如:家庭教育,以前的家庭都要擔負起孩子如何做人、做事的責任,但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卻忽視這些家風、家訓,實際上是對我們自己文化的不認可。

作為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我非常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我們要在小學——孩子們?nèi)松凶钪匾碾A段,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文化”的種子。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是獨有的、原創(chuàng)的,更是世界的。秉承著對自己文化的自信與堅守,朝陽實驗小學在課程設置中開設了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特色課程。

語文學科開設了“經(jīng)典誦讀”課程。一年級《弟子規(guī)》+經(jīng)典唐詩;二年級《三字經(jīng)》+唐詩;三年級《千字文》+唐詩;四年級《聲律啟蒙》+宋詞;五年級《論語》+宋詞;六年級《朱子家訓》、《戒子家訓》+經(jīng)典古文。每天十分鐘的誦讀,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仁、義、禮、智、信”的內(nèi)涵,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讓學生能以健康的心態(tài)適應紛繁復雜的社會變遷;讓學生繼承溫柔敦厚、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詩教;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剛的人格。

學校還開設了毛猴制作、糖畫創(chuàng)作、探尋京城老字號、書法、剪紙、京劇等課程。

在多彩的課程中,學生探尋著傳統(tǒng)文化印跡,感受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得到了傳統(tǒng)文化最好的滋養(yǎng)。就拿“京劇”課程來說,學生們穿上華美的服飾,亮開稚嫩的唱腔,演繹極具思想性和文化性的《三娘教子》、《木蘭從軍》,傳遞出中華民族的孝道文化。

在多樣活動的感召下,學生有了博愛之心,有了宰相之行;在中華文化尋根之旅的研學中,學生行走于“徽州文化”、“齊魯文化”之巔,走進革命圣地,用心捧讀父輩們的崢嶸歲月,中國輝煌與苦難的歷史。學校堅持用文化溫潤心靈,涵養(yǎng)人生,奠基幸福。

(作者系北京市朝陽區(qū)實驗小學校長)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陳立華 文化自信 校園 三禮 教育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Av高清中文Av |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视频在线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三区蜜芽 |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日韩欧美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片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