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龔良:讓“躺”在庫房里的典藏“活”起來

2016年11月10日 15:14 | 作者:魏沛娜 | 來源:深圳商報
分享到: 

作為中國第一座由國家創建的綜合性博物館,從南京博物院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縮影。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昨日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專訪時介紹,近年來,南京博物院深入挖掘博物館內涵,縝密規劃布局,完善功能設施,創新服務方式,致力于建設展覽特色強、科研能力強、文化氛圍強、服務功能強的綜合性博物館,在傳承中謀求新變革。如今,南京博物院以館藏資源為突破口,架起溝通公眾與社會的橋梁,已成為匯集中華歷史積淀、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標志性場所。

龔良

龔良

深度挖掘館藏資源學術價值

談及當下國內博物館的發展現狀,龔良指出,國內博物館數量快速增加,卻出現“千館一面”的現象,難以滿足多元化的需求。為呈現不同的面貌,南京博物院管理團隊花費4年時間進行規劃、梳理自身定位。2009年首次提出“成為全國綜合性最強的博物館”的目標定位。

龔良介紹,“綜合性博物館”的特色定位基于南京博物院豐富的館藏資源。南京博物院館藏文物42萬件,既有出土文物,也有宮廷傳世品,文物類別之豐富堪稱全國之最。“1933年后,包括中央博物院所屬的古物陳列所文物與故宮文物一起南遷到南京,后又移遷到四川、貴州等地,抗戰結束后,有20萬件運到臺灣,目前南博還余留10余萬件。從上世紀30年代起,南博除面向全國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外,還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保護活動,收集大量珍貴標本,成為今天的非遺藏品。”

然而,數量巨大、品種豐富的收藏并未讓南博的發展止步于“守成”,而是積極探索“活化”館藏資源的方式,深度挖掘館藏資源學術價值,讓“躺”在庫房里的典藏“活”起來,且進一步突出綜合性特色定位。

讓公眾喜歡來、愿意來

龔良表示,南京博物院主要從兩方面“活化”館藏資源,突出綜合性特色。第一,強化綜合性的機構建制,為“活化”館藏資源建立學術支撐體系。具體來講,南京博物院以科學的機構分類為依托,充分發揮館藏資源優勢。在江蘇,所有跟文化遺產保護有關的省級研究部門,全部集中在南京博物院,包括江蘇省考古研究所、江蘇省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所、江蘇省古建研究所,以及南博陳列藝術研究所等,并且設置大遺址保護中心和開放管理中心。目前,南博每年保持同期開放的展覽在22個左右,每月保持2至3個展覽的更新頻率,試圖將館藏資源打造為更富有吸引力的文化產品。

第二,拓展工作范疇,對館藏資源實現綜合性利用、開發。近年來,南京博物院工作重心從單純的博物館內文物征集、展覽、研究轉向對江蘇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綜合性的工作性質促使南京博物院在推出精品展覽的同時,也能做好收集、保護、研究、利用館藏藏品的大文章。為充分挖掘館藏文物資源,南京博物院于2013年在調查走訪、研究篩選的基礎上,結合館藏文物特點,研發出一批具有南京博物院風格的文創產品7大類近3000個品種,包括陶瓷、銅器、琉璃等典藏精品類,山水、花鳥、人物畫等書法繪畫類,文房四寶等趣味生活類,共計文創產品十余萬件。“最為關鍵的不是南博擁有多少資源,而是能夠用活多少資源。”龔良說。

此外,南京博物院致力于將“綜合性博物館”的效能最大化,積極創建集歷史探索、文物欣賞、藝術展示、社會教育于一體的多樣性公共文化空間。同時,完善公共服務信息化系統建設,創新引入多媒體導覽系統,增進公眾參與感。“南京博物院正以藏品架起溝通橋梁,以多元、分眾的服務方式吸引觀眾,試圖將博物館優質資源與社會共享,努力成為公眾喜愛的博物館。讓公眾喜歡來、愿意來,逗留的時間更長”。龔良說。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龔良 庫房 典藏 南京博物院 學術價值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人网国产亚洲欧美 | 五月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国自产视频 | 尤物萝控精品福利视频的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有码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