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重慶:“營改增”讓納稅人受益多
3年前,你在重慶乘坐輕軌、地鐵,每一元錢票款中,有3分錢是用來繳稅的。按照當時的稅制,交通運輸行業營業稅稅率為3%。
包括軌道交通在內的整個交通運輸業,在生產資料購進、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環節,都已納稅。行業的計稅依據是營業收入,并非新增產值。換言之,重復征稅客觀存在。
重復征稅帶來高稅負,導致我市軌道交通建設投入越多、虧損越大。怎么辦?“營改增”讓這一難題得以破解。
企業負擔輕了
按照規劃,到2020年,我市將建成超400公里的軌道交通線網,日均客運量將達600萬乘次。軌道交通運營票款收入,是籌措軌道建設資金的重要途徑。如果稅率過高,必將影響我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度。
2013年前7個月,重慶軌道交通票款收入4.75億元,共繳納營業稅1426萬元。該年8月,我市軌道交通納入營改增試點。該年8月-12月,票款收入6.13億元,應繳納增值稅6710萬元,但取得進項稅額1.84億元。抵扣后不僅沒有稅款產生,還有近1.17億元的留抵稅款(可用于抵扣稅款)。
重慶軌道交通集團計財部部長朱巧云介紹,“營改增”試點近4年時間,軌道集團稅負減少1.3億以上,這還不包括18億的留抵稅款。
和軌道交通集團一樣從“營改增”中受益的,還有鄉村基。近年來,餐飲業利潤越來越薄,鄉村基面臨較大壓力。營改增后,公司采購材料物資、水電氣費、租賃等均可實現抵扣,有效地減少了重復納稅。今年5月至8月,鄉村基減稅額達1120.78萬元,這相當于鄉村基2015年利潤的1/5。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軌道 重慶 營改增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