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巫山高唐觀遺址揭開神秘面紗

2017年01月18日 10:21 | 來源:重慶時報
分享到: 

巫山高唐觀,因為戰國時期美男宋玉筆下的《高唐賦》中而得名,曾描寫過和楚襄王同登高臺的場景,也是”“巫山云雨”的著名出處之一。

近日,這一被古人反復引用的古詞名篇記載地,被我市文遺院考古工作者揭開了神秘面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今天,記者在巫山高唐觀遺址的發掘現場看到,這一遺址,由于其地理位置可觀江景,所以不同時期的古人都加以利用,或修建觀景臺,或修古墓,或修古寺廟,所以在4萬平方米的遺址上,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存,在重慶極為罕見

明代古寺廟約4000平方米

今天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高唐觀遺址上現存的,只有光緒年間的后殿。整個遺址,文史資料中記載有至少經歷3次重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不過,2016年的發掘工作,已經找到了整個明代高唐觀的基址,占地面積約4000多平方米。發現高臺建筑1座,房屋舊址6處。考古現場負責人周勇說,這一古寺廟的宏大,在整個三峽地區就極為罕見。清代寺廟,則是在明代寺廟的基礎上改建而來。

此外,在出土的蓮花臺,紀年石刻中,也可以確定這一古寺廟在明代洪武二年前,還是以道教為主,不過此后至清朝,都是以佛教為主。目前,市文遺院正在繪制這座古寺廟的復原圖。

西漢墓葬中有谷倉罐、人工灶

而在高唐觀明代寺廟遺址下面,則主要是戰國,兩漢時期的墓葬群,和少量宋明時期的墓葬,一起形成了近百墓葬組成的墓葬群。在2016年,市文遺院發掘清理了其中的63座。

記者看到,墓葬出土文物中,遠有部分商周時期陶片,石斧等出土,近則有明代墓葬用的招魂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在目前發掘的各朝古墓中,最深的是兩座西漢時期的墓葬,深約5米。目前正在進行清理工作。記者在現場看到,已經在墓葬中找到有小米,谷倉,青銅削刀,人工土灶等。

考古人員說,在墓葬內用小米,是因為腐爛的程度較慢,谷倉罐和人工灶則是讓墓主在另一世界也“能吃飽”,刀子在當時則有筆的作用。專家初步判定,是當時的巫山的鹽業工人墓葬,身份不算太高。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由于整個墓葬群大都保存良好,沒有被盜過。所以可以清楚的看到各個時代重慶人的喪葬文化習俗——戰國時期,漢六朝時期的隨葬品大都有谷倉罐等,而明代的墓葬中則有招魂罐等存放墓主魂魄的文物出土。

修寺廟和墓葬的,都愛這里的江景

未來將作遺址公園,已進十三五規劃

古寺廟下是古墓,意味著,明清時期的僧侶,其實是在一堆古墓上念佛打坐。

市文遺院專家介紹說,高唐觀遺址位于江邊,根據文史記載,這里早在堯舜時期,就出現過觀江建筑。在戰國時期宋玉寫《高唐賦》時,楚國應在這里修建過一“觀江陽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而西漢時期,之所以將這里作為墓葬寶地,也是覺得這里可以觀江,讓墓主也能體驗江景房的感覺。至于明清時期修建寺廟,也肯定是考慮到江邊人多,香火才旺盛。

周勇說,此次考古工作最遺憾的地方,是尚未確定《高唐賦》中宋玉描寫的觀江高臺。不過現在的發掘工作顯示,在墓葬群的下方,確實有一個建筑面積400米的夯土臺,已經確定不是墓葬,但由于曾被水淹等關系,無法考證出是否是楚王的“觀景高臺”。

記者從巫山縣文化委了解到,總面積4萬多平方米的高唐觀遺址已經被列入該縣的十三五規劃中,準備打造一個遺址公園,復原部分高唐觀寺廟古建筑,同時將這次考古工作中發現的所有文物,也會在修復后以展陳的形式和外界見面。

編輯:陳佳

關鍵詞:巫山 高唐觀遺址 揭開神秘面紗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 亚洲精品思思久久电影网站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在线高清 | 亚洲永久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丝袜 | 麻豆亚洲福利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