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翻拍成風凸顯影視劇創作貧瘠

2017年03月28日 16:04 | 作者:曹華飛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立項公示顯示,20多年前的情景喜劇《我愛我家》將搬上大銀幕。據說,情節圍繞的是賈家大家長傅明老人去世之后,家族內部的遺產糾紛。

如今影視劇行業,翻拍成風。《我愛我家》后來也拍過續集,叫《圓圓的故事》,依然是賈圓圓的扮演者關凌主演,講的是她長大了,工作后重回社區,處理鄰里間的雞毛蒜皮一連串小事,還有以姐妹篇相稱的《我們這一家》,還是英達執導,講述天津一家人的成長故事,但是都反響平平。

QQ截圖20170328160412

舊作新編,越來越靠情懷,有個比較流行的網絡詞語叫作“回憶殺”。只不過,新瓶裝舊酒也要考慮保質期的問題,“情懷牌”打得多了,受眾不免也警惕起來。

《我愛我家》為什么突然再度走紅,成了視頻網站熱點,并為社交網站提供海量表情包,這個命題,不少人研究過。《我愛我家》里的一家子,沒有刻意標榜溫馨幸福,它甚至并沒有多么大的野心,靠的是劇情推進,逐一呈現家人的溝通,鄰里的相處,潤物細無聲。在拍攝花絮中,坐在臺下的王朔、陳凱歌、馮小剛,都笑得前仰后合,那種會心一笑,在喜劇行當里,屬于很高的境界,要成就這個境界,天時、地利、人和恐怕都不可或缺。

那么改編能否再現這種藝術高度呢?且不論當年的原班人馬再聚首的難度多大,單是“遺產糾紛”這個主題,就讓人大跌眼鏡。事實上,這戶楊柳北里202號的平凡家庭,之所以無可取代,是因為他是中國萬千家庭的縮影,要是生動活潑的劇情被“遺產糾紛”替代,媚俗地貼上當下流行的家產議題,盡管看起來更加符合當下影視劇對快節奏強沖突的普遍要求,但最終不免落個雞飛狗跳。

另一方面,電影又與電視劇不同。哪怕在全球擁有巨大觀眾基礎的經典美劇《成長的煩惱》,搬上大銀幕之后也照樣反響平平。圍繞日常生活的戲劇沖突,以短短一兩個小時呈現,自然有操之過急之嫌,何況,《我愛我家》之所以經典,在于其每一個細節的可推敲性,墻上掛著的呼啦圈,早點盤子里的油條,茶幾下的游戲機,每一個物件都有其來源,每一句臺詞都有講究。而這些物件和臺詞的細節,之所以有“嚼勁”,之所以組合在一起就生發出了情懷,是因為它們深深地植根于曾經的時代。在當下,“土壤”“氣候”都變了,如果再延續那份情懷,又有什么價值呢?

此前,金庸經典作品《射雕英雄傳》也被無數次翻拍,最近又聽聞,國產劇經典《康熙王朝》要被首次翻拍,取名《康熙大帝》。不知道這些改編動機,到底是炒作已有IP(即知識產權),還是多少也有人們對過往時代的不舍。翻拍就翻拍吧!但還是想說,當一種藝術形式只能消費經典、吃老本的時候,它的生命力就已經亮起了黃燈。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翻拍 影視 拍成 成風 凸顯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中文理论片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性色的视频网站在线播放 | 香蕉久久精品精品 | 亚洲第一免费中文在线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