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四川江口沉銀遺址發掘文物3萬余件

2017年04月18日 10:49 | 作者:記者 李娜 | 來源:工人日報
分享到: 

4月13日,記者從四川省眉山市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工作2016年~2017年度發掘成果通報會上了解到,歷經98天的截流圍堰考古,江口沉銀遺址共發掘2萬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萬余件,其中“金冊銀冊數以十計,金幣銀幣數以百計,金器數以千計、銀器數以萬計”,形成完整且完美的證據鏈支撐江口沉銀處系戰場遺址。

“石牛對石鼓,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數百年來,四川彭山岷江流域世代流傳張獻忠“沉銀”之說。史料記載,張獻忠是陜西延安人,崇禎三年(1630)年在米脂參加農民起義,號稱“八大王”,1646年,在四川西充鳳凰山與清軍戰斗時被箭射死。《明史》中稱張獻忠在被迫撤離成都前,(命人)筑壩將錦江改道,放干河水,挖一個深數丈的大坑,將金銀財寶埋在其中,然后決堤放水,名為水藏;《蜀碧》和《彭山縣志》則記載稱其在江口戰敗,船被燒沉,金銀隨船沉入河中。此前,兩種說法始終未有定論,學界亦眾說紛紜。

近年,在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施工過程中陸續發現了一些與張獻忠有關的文物,為破解這一歷史之謎提供了線索。“江口沉銀遺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江口鎮,分布面積為100萬平方米。2016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準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2017年1月5日,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啟動,收起發掘取得重要成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稱,第一階段試掘出水的3萬余件文物證實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同時也構成了完整、完美的證據鏈表明江口沉銀系張獻忠江口之戰兵敗的被動之舉。“數量大、種類多、等級高、時代長、地域廣是本次考古發現的主要特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劉志巖介紹,這次發掘出水的文物種類以金銀銅鐵等金屬材質的器物為主,包括屬于張獻忠大西國冊封妃嬪的金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和大順通寶銅幣,銘刻大西國國號的銀錠等。

劉志巖稱,三萬余件出水文物構成了明代中晚期社會生活、政治、軍事等方面最直接的展示,時間跨度從明代中期一直延續到明代末期,對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經濟史和軍事史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總結此次發掘工作,高大倫表示最大遺憾是沒有找到沉船。“目前尋到的木頭正在脫水處理,但不足以證明船的存在。”高大倫說,2017到2018年度江口沉銀水下考古發掘預計在今年10月至11月之間啟動,屆時他們將根據地球物理勘探,透過砂石尋找沉船影像。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四川江口沉銀遺址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情涩免费手机在线视频 | 最新先锋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原创久久精品 | 亚洲区国产精品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m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