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140個單位設立“新聞發言人”背后的期待

2017年05月18日 15:33 | 作者:謝曉剛 | 來源:東方網
分享到: 

日前,泉州市印發《泉州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工作實施意見》,并在全市140個單位設立“新聞發言人”。《意見》的出臺是泉州市首次運用公開規范性文件,將政府新聞發布的價值追求固化為實踐層面的操作規范,這是泉州市政府信息公開和新聞發布工作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5月17日《東南早報》)

互聯網自20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以來,以其迅猛的發展速度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同時也推動了中國社會向信息社會的迅速轉變;使中國社會的輿論生存機制和傳播機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造就出一個更多大眾都有意見表達的空間(網絡)的時代,就是所謂“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

這,就要求政府發聲和輿論引導需要比過去更高更強的能力。

其實,歷經多年與公眾進行信息良性互動,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也是有過很多教訓。有的部門失語和亂語,不作為和亂作為,影響惡劣。針對回應公眾質疑中暴露的問題,不少地方和部門變被動為主動,及時公開回應群眾意見比較集中的熱點問題。此次泉州市出臺《泉州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工作實施意見》,并在140個單位設立“新聞發言人”,其目的很是明確:及時發布、回應社會民眾所關切的信息,同時增強與社會民眾的良性互動,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制度順暢運行。

140個單位有了自己的新聞發言人,是當地政府部門順應百姓呼吁,接受百姓監督的公開表態,更是政府各部門敢于面對公眾,與公眾進行互動,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提升政府服務質量的表現。

當然,新聞發言人的設立,不能僅僅滿足于社會輿論的被動應付,而應該要確保與民眾互動工作的經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不但要對民眾提出的問題“給個說法”,還要在平時工作中注重輿情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從公眾的質疑中查找政府工作的漏洞和缺陷,以此為契機改進工作、推動政府各項工作的長足發展。

作為當地民眾,當然也相信,全市140個單位設立“新聞發言人”是基于服務好百姓、提升服務意識的良舉。在中國社會轉型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利益調整,各級政府理應發揮作用,促進社會各階層意見和利益的均衡表達與順暢溝通,促進干群之間的對話溝通,隨時注意傾聽民意、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健康發展。

因此,140個單位設立“新聞發言人”的背后,讓我們看到了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政府部門對民眾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等的尊重,同時還看到了一個更誠懇、更開放、更科學地回應民眾質疑的地方政府形象也正在悄然中形成。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新聞發言人 設立 政府 民眾 背后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中文三级 | 亚洲视屏一二三四区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 亚洲AV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日韩精品视频专区 |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