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我國將建設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
新華社上海6月8日電(記者 張建松)我國海洋領域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已正式立項,建設周期5年,總投資逾21億元。
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項目由同濟大學牽頭、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共建,將在我國東海和南海的海底,分別建立主要基于光電復合纜連接的海底科學觀測網,實現從海底向海面的全方位、綜合性、實時的高分辨率立體觀測,重點開展生態環境和海洋災害的立體觀測。同時將在上海臨港建設監測與數據中心,對整個海底科學觀測系統進行監測與數據存儲和管理。
據了解,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建成后,將重點關注強烈的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海陸相互作用、海洋環流與沉積搬運、海洋碳循環過程、海底深部過程等四個關鍵的前沿科學問題。通過瞄準關鍵科學問題,獲取我國邊緣海的海洋地質、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環境與生態、海洋工程、大氣科學等多學科長期精細的觀測數據。
在海底建設觀測網,被稱為繼地面與海面觀測、空中遙感觀測之后,人類在海底建立的第三個地球科學觀測平臺。目前,加拿大、美國、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均已擁有海底觀測網。
據介紹,我國“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建成后,將成為總體水平國際一流、綜合指標國際先進的海底科學觀測研究設施,為我國海洋科學研究建立開放共享的重大科學平臺。(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建設 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