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北京市海淀區政協黨派團體專題協商會小記
7月26日上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掃去北京城持續多日的酷暑,民革海淀區工委副主委程靜早早地來到海淀區政府大樓二層會議室。當日,海淀區政協2017年度黨派團體專題協商會在這里召開。
天氣舒爽,與會者的思考好像也隨之更加清晰透徹。
如何更好落實海淀作為首都中心城區的戰略定位?如何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中關村科學城建設還有哪些難點?這些擺在海淀區委、區政府案頭的中心工作,成為海淀區各黨派團體和政協委員們重點關注的課題。
“盡管大量科技企業的創新需求和創新實力雄厚,卻往往被各種行政審批各種服務通道各種專業平臺所困。”程靜代表民革海淀區工委第一個發言,她把目光放在了加強政務服務體系建設上。在她看來,企業是創新活動的組織者、創新價值的創造者,要激發這些“原創企業”的技術創新快速發展,讓更多“獨角獸”科技企業蓬勃成長,就要堅持“放開、減負、解難、引導”,加強政務服務和專業科技服務生態服務體系建設。
“從2012年起至2016年短短5年間,北京市專利侵權涉案總量增加了近10倍,其中海淀區的侵權案件每年都占到北京市總量的一半以上。”民盟海淀區委主委張維佳列舉的數據,讓與會者深感憂慮。“這背后凸顯的是海淀在專利保護方面的隱憂。”張維佳建議,加大專利侵權保護力度,營造優良的企業競爭環境,形成全國專利保護示范區優勢。
“2015年流傳過一個段子:你去中關村創業大街,從二樓扔下一塊磚,砸中的10個人中有5個人正在創業,2個人創業失敗,還有3個人正準備創業。”農工黨海淀區委主委徐鳳芹略帶“調侃”的發言背后,反映的正是“雙創”號召下,部分年輕人盲目創業的現狀。“這樣的風氣并不好。”徐鳳芹認為,相關部門要建立創新創業宣傳傳播機制,高校也要加大對創新創業的教育,積極引導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
隨著北京全力抓好“三城一區”建設的提出,中關村科學城這塊原本已經響當當的金字招牌,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會上,多個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代表紛紛對此建言獻策。
臺盟海淀區工委副主委冼海珍認為,要進一步加強中關村科學城的針對性建設:一方面,加強科技體制創新,充分發掘和利用區內科技、智力資源,為科技創新主體打造最先進的科研環境;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引”“培”計劃,夯實科技創新的人才基礎。
海淀區科協常務副主席李云飛則認為,應當跳出傳統思維模式,以創造性思維,科學設計、科學推進中關村科學城建設。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與會者建言的熱情絲毫不減。民主和諧、坦誠以待的氛圍,更容易直擊問題,形成共識。
“區政協組織的黨派團體協商會這個平臺很好、很重要,既是區委、區政府與黨派團體之間協商溝通的平臺,也是互動交流的平臺。”會上,區委書記、區長于軍一直認真傾聽,時而低頭做筆記。聽完發言后,他連連點頭稱贊,“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海淀的改革發展,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良策,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改進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參考依據。”
以黨派團體專題協商會為契機,把各黨派團體、廣大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匯聚起來,形成助推海淀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正是這場會議的初衷,也是與會者的共同期待。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海淀區 派團 創新 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