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硬幣測試”測試不出人性
對這場所謂的“人性測驗”,我看到的是一個策劃公司的全國營銷地圖。而我們的感動,恰恰為這些營銷號們鋪就了一條條通往100000+的金光大道。
如果有一堆硬幣放在那,你會不會拿?近日,在廣州、成都、沈陽、合肥、鄭州、重慶、無錫、佛山等多個城市就上演了這樣一場人性實驗。
策劃者在地鐵站、公交站臺、商業中心放置裝滿硬幣的盒子,旁邊擺上一塊告示牌:“如你急需用錢,請自取,每人最多5元。”
據媒體報道,這個所謂的“硬幣測試”活動,都是一家公司策劃的。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活動策劃創意來自廣州總公司,廣州、蘇州、鄭州、重慶、成都等多地的公司陸續發起。
而針對炒作質疑,該活動背后的推手曹某則表示,“至少在我們第二天下午五個小時左右的拍攝過程中(廣州),完全沒有遇到多拿的情況。”但其也并沒有否認這是一場營銷活動。
這個在不同城市進行的“硬幣測試”,好像取得了一致的暖心結果:不僅絕大多數路人自覺按需取用,還有一些人掏出腰包往錢箱里“補充”。他們給出的理由是:有人取就應該有人存。正能量滿滿。
我們所置身的社會,總是以一種“分裂”的形象存在著。當共享單車堆積如山、被丟進河里時,有人說“共享單車是國民素質的照妖鏡”,國民素質實在太堪憂。但今日“硬幣測試”又來告訴我們:我們國民素質好著呢。
同樣出現“硬幣測試”的佛山,數年前小悅悅被車碾軋,路人冷漠經過,現如今,不義之幣分文不取。難道,一個城市的市民素質在短短數年就發生了質的進化?
人性是個復雜的東西,關于人性之好壞,孟子與荀子早已隔空打過口水仗。但現代心理學研究支持的卻是王陽明的說法。他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世上本無善惡,一切皆在人心。
當經受住“硬幣測試”考驗的市民歡呼自己溫暖了整個城市時,或許他們只是沒有走出房間的大象。
用任何暫時單一的場景來測試一個人的道德都是片面的。所謂的人性測試只能說明一個人在特定場景下的具體反應,不同場景之下,人的反應是不一致的。
審視“硬幣測試”,可以發現組織者設置了太多可以左右實驗結果的條件:白天,一塊錢硬幣,人流量大的地鐵口。僅憑這些,很難對路人形成道德壓力。有人調侃,換成晚上試試,盒子里放上一百元試試,結果可能就是另一番光景。
心理學家早就告訴我們,永遠不要去測試人性,人們經得住考驗,未必是自己定力太強,很可能是誘惑不夠大。這說的正是著名的“好撒瑪麗人實驗”。
當然,在硬幣測試中,人們按規則取錢,并非一無是處,它至少在特定場景下表現出了路人對規則的恪守。
但是,就怕營銷號在乎的不是這個,他們一方面自我賦權充當人性判官,一方面又將人們正常的表現,當成人性的驚天大發現。
把一個正常的社會所應該具有的東西,當做驚奇秘聞,這真的不是暖心,而是在制造感動。當人們紛紛為一個正常的表現感動不已,恰恰可能說明,又著了一些營銷號的道了。
對這場所謂的“人性測驗”,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策劃公司的全國營銷地圖。□王言虎(媒體人)
編輯:梁霄
關鍵詞:測試 硬幣 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