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廣西政協聚焦扶貧工作 讓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運行
人民政協報記者 肖亮升
8月16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各族自治縣克長鄉大慶村號子沖屯,72歲的苗族老人楊隨濟緊握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黃道偉的手,激動地用苗語表達著自己的感謝,一旁的村支書羅廷昌幫他翻譯:“他很感謝黨和政府對他的關心?!?/p>
作為易地扶貧搬遷戶,楊隨濟內心的激動來自于黃道偉給他算的一筆賬,以及一家人在扶貧安置點的美好未來:他家在隆林城西安置點申請的120平方米房子,按照縣城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市場價計算,價值36萬多元,而他只需出1萬元就可入住。如果他在規定的時間內將現有的舊房拆除,政府再獎勵5萬元,還會安置他的子女在縣城就業。
“如果不是黨的關懷,這種好事哪會發生在貧困戶身上?”羅廷昌感慨地說。
黃道偉欣慰地對隨行的當地干部說:“一定要把黨的政策講深、講透??梢詭О徇w戶到縣城安置點去看房子,讓他們吃‘定心丸’?!?/p>
這是8月14日至18日,自治區政協“加強扶貧資金監督和管理,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專題調研組在百色市及隆林、田陽、德保等地調研的一組鏡頭。
自治區政協四個調研組,分赴南寧、百色、河池、梧州、賀州、崇左等地,對扶貧資金監管及使用效益、易地扶貧搬遷資金監管及使用效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監管及使用效益和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監管及使用效益等進行專題調研。自治區監察廳、發改委、財政廳等涉及扶貧資金監管和使用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為了使調研更深入,建言更精準,調研組列出了數十條調研提綱。調研組實地走訪貧困村和貧困戶,查閱項目冊和資金使用賬本,并召開座談會與有關部門面對面溝通協商,為扶貧資金如何更有效地成為脫貧攻堅戰的“助推劑”獻計出力。
“要繼續加大對產業扶貧的投入,切實將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措施。”在全國政協常委、民盟廣西區委主委劉慕仁看來,沒有產業扶貧,就難以做到脫貧的可持續性。要真正解決脫貧問題,就要加大產業扶貧資金的比例,進一步發揮職能部門在產業扶貧中的作用,加大對產業扶貧的指導以及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完善產業扶貧的機制和模式,實現產業發展、新型主體發展與貧困戶脫貧致富相結合。
“你貸這筆款打算用來做什么?“你知道這筆款什么時候還嗎?”全國政協常委、民進廣西區委原主委陳自力對扶貧小額信貸助力產業扶貧關注已久,在走訪貧困村時,他關切地問。針對調研中一些地方反映的扶貧小額信貸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較大,農民貸款意愿不強、不敢貸等問題,陳自力建議加強引導和培訓,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意識和能力。積極探索建立扶貧小額信貸長效機制,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參與、貧困戶自主的互動機制,簡化貸款審批手續,讓有意愿貸款的貧困戶能夠及時貸到款項。
“貧困戶反映,扶貧小額信貸期限三年的時間太短,種下的果樹、林木尚未掛果成林產生效益。建議調整相關政策,為貧困戶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弊灾螀^政協常委、農業委員會主任龐棟春認為,應完善對自主經營還款和貸款額度的相關政策,根據農戶的實際情況延長貸款期限。
“如何讓易地扶貧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產業園區配套是關鍵?!弊灾螀^發改委副主任嚴伯貴一語中的。
“如果搬出去不能就業、致富,老百姓當然不愿搬?!弊灾螀^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張澤認為,產業園區的建設不能滯后于易地扶貧搬遷小區的建設,至少要保證每個易地扶貧搬遷戶中能夠安排一個以上的勞動力就業,這樣才能讓搬遷戶“穩得住”。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農業科學院原院長白先進非常關心農業產業扶貧中的技術問題。他認為農作物疫病的防控問題不容忽視?!爸挥屑訌姺鲐毊a業開發項目技術指導的力度,產業扶貧才能得到穩定發展?!卑紫冗M建議加強對農民及管理人員的培訓,組織專門的培訓班,或派干部到優秀的農業企業去掛職鍛煉,以此培養大批農業產業化管理隊伍,助推農業產業扶貧。
“扶貧資金既是貧困群眾的‘保命錢’,也是精準扶貧的‘助推劑’,管好用好扶貧資金是執政為民的基本要求?!弊灾螀^政協主席陳際瓦表示,要積極探索加強廣西扶貧資金監管和使用的新模式,自治區政協將繼續對扶貧資金管理和使用問題開展民主監督,重點監督扶貧項目的實施和扶貧資金的管理與使用情況,確保資金使用管理的精準性、安全性及高效性,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讓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運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扶貧 資金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