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鑄就堅實防線,打造安全清朗的網上家園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2017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于9月16日至24日在全國31個省區市同步舉行,提升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
當前,互聯網已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截至2016年底,我國已有7.3億網民,網站數量達482萬個。億萬網民在網上獲得信息、交流信息,網絡空間成為億萬民眾共同的家園。但同時,各類社會風險向網絡空間傳導趨勢明顯,網絡謠言、網上色情信息傳播、網絡犯罪以及個人信息泄露等網絡安全問題也成為信息時代的一大公害,互聯網日益成為各類風險的傳導器和放大器,亟待引起重視并依法嚴加治理。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著眼于加強網信事業的頂層設計和建立網絡安全的長效保障體系,制定出臺網絡安全法,這是我國網絡安全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框架性法律;發布《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制定出臺一系列網絡安全相關規劃和政策文件等。創新體制機制,2014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集中統一領導全國互聯網工作。中央網信辦統籌協調,各地網信機構逐漸建立,網絡安全管理工作格局更加成熟。同時,頻出重拳治亂象,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持續依法嚴打各類網絡違法犯罪活動,著力提升群眾網絡安全感。五年來,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越來越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識。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網絡以及基于網絡而發展的量子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領域的技術創新,本身都是技術革命的產物。同樣,網絡安全也是一個常提常新、隨技術進步而不斷發展的議題,這就要求網絡安全的治理理念、制度體系、保障手段應與時俱進,不能一勞永逸。網絡安全還是一個永恒課題,擁有一個和諧、清朗、健康、安全的網上家園是億萬人民群眾共同的愿望和需求。
正是基于此,我們必須不斷加強體制機制創新,著力建立長效保障體系,依法治網完善制度標準,在保障個人和國家網絡安全方面,努力鑄就“牢不可破”的安全堤壩。正是基于此,我們必須踐行新發展理念,打造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網上家園,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安全 網絡 網上 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