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醫生跪地半小時給患者做手術:病人康復就很滿足
“跪地手術在醫療界可以說是件非常普通的事。給每一位患者看好病,是醫生內心最大的滿足。” ——王榮兵醫生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滿元 通訊員黎佩珊
東莞莞城人民醫院綜合科林醫生的手機里珍藏有一張照片。照片是在手術室拍攝的,一位醫生跪在地板上全神貫注為手術床上的患者實施手術。記者昨日看到了這張特別的照片。
原來,手術床上的朱先生聲門長了息肉,導致聲音嘶啞,說話困難。莞城人民醫院綜合科主任王榮兵醫生主刀為患者摘除息肉。這個手術原本并不復雜,但由于朱先生身體肥胖、下頜骨較小,聲門較高、頸椎僵硬等各種因素,導致那顆息肉難以暴露在手術室喉鏡下。55歲的王榮兵不停更換手術姿勢,尋找能清楚找到患者聲門息肉的姿勢。最后,他雙膝跪地半個多小時完成了這個手術。
曾有猶豫,終用跪姿完成手術
王榮兵回憶,近日,東莞莞城一位40多歲的男患者朱先生,因其聲門長了顆黃豆大小的息肉,導致聲音嘶啞,說話困難,來醫院就診。經過醫院專家確診后,決定為患者朱先生實施聲帶息肉摘除術。手術由他主刀實施。
“聲帶息肉摘除術本來是一個比較普通的手術,若一切順利的話,可能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完成。”王榮兵說,然而當天他那個手術,卻花費了近2個小時。
由于患者朱先生身體肥胖、下頜骨較小、聲門較高,且頸椎僵硬,導致手術室喉鏡直視下難以暴露其聲門息肉。王榮兵想了很多種辦法,把醫院的氣管鏡、食道鏡、喉鏡等工具都搬進了手術室,卻仍然無法讓患者的那顆聲門息肉暴露出來。
“我一度有點猶豫,也想過放棄手術。”王榮兵坦言。但是,當他看見手術臺上仍處于全身麻醉狀態的患者朱先生時,心里終是不忍。于是,他不停地更換自己的手術姿勢,以求找到能清楚看到患者聲門息肉的姿勢。
“后來,我采用跪姿,經過多次努力后終于讓那顆黃豆大的息肉暴露在喉鏡中。”王榮兵說。手術也相當順利,一個星期后,患者朱先生就已經康復出院了。
跪著手術是常有的事
“看到患者朱先生康復出院,我的內心很開心,真的很開心。”王榮兵笑著說,“作為一名醫生,跪著為病人手術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在急診搶救病人的時候。”
“雖然跪著為病人手術,醫生的確會有些辛苦,但是我相信,每一位醫生在搶救病人時,或給病人實施手術時,醫生們是不會考慮自己辛苦的過程。因為,在醫生的心中,每當看到自己醫治的病人病情好轉,就會獲得一種滿足感和幸福感。”
年過半百 王醫生還有腿痛風
林醫生說,當天手術時,王榮兵主任這樣一跪就是半個多小時,直到手術結束時。這期間,他似乎全然不覺,一直在專注做著手術。手術完成后,當他想站起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右腿已經麻木了,無法站起來。“后來,還是我和另一位男同事把王主任慢慢攙扶起來,王主任在凳子上坐了好一會兒才緩過勁來。”
林醫生用手機拍下了這感人的一幕。林醫生說,王榮兵今年已經55歲了,他的腿本來就患有痛風。“當我把王主任在手術室跪著給患者手術的照片給醫院同事看時,大家都為王主任點贊。”林醫生說,“大家都說這是手術室里‘最美姿勢’。”
編輯:趙彥
關鍵詞:醫生跪地手術 病人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