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別讓野生鳥類成為囚鳥
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鳥類,斬斷非法捕捉販賣野生鳥類的違法產業鏈,不久前,四川省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組織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市森林公安聯合開展專項行動:8月1日到9月1日,成都市禁止售賣畫眉、八哥、鷯哥三種鳥類。9月1日后,根據市場調查的結果和反饋,成都市有關部門將“一月限期”延長。9月22日,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通報,將“繼續停止沒上身份證(活體閉口腳環)、不能溯源人工繁育的畫眉、八哥、鷯哥的經營類行政審批”。這意味著“販賣鳥類不問出處”的時代在成都一去不復返。
遛鳥在我國歷史悠久,常被視作一種風雅趣味。在很多城市,花鳥蟲魚市場常常人滿為患。以媒體報道的成都青羊鳥市為例,就有41家店鋪,“禁售令”下達之后,不少主營畫眉、鷯哥的店鋪都已關門。據林業部門專家介紹,目前國內人工養殖畫眉、八哥、鷯哥的產業鏈尚未成熟,短期來看市場將迎來陣痛期,但“禁售令”將推動整個鳥市自我進化和整改,倒逼人工繁殖技術的進步,市場需求將推動形成新的良性循環,長遠來看利大于弊。
鳥兒是人類的朋友,也是維持生態平衡的好幫手,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的工作任重道遠,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調查顯示,我國87.7%的野生動物種群因棲息地質量下降以及人為活動干擾等原因,生存空間嚴重受到擠壓。成都林業部門此次組織的專項行動,是在用實際行動承擔起保護野生動物的責任,用手中的“利劍”嚴厲打擊違法販賣野生鳥類的不法分子,從根本上杜絕把野生鳥類變為人類的“囚鳥”,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和有序發展。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基本方略之一,它要求我們在新的發展時期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做好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是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一環。人類主動去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繁衍和成長,以期保護物種多樣性和維持生態平衡,其中最根本的是不打擾它們的正常生活,不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讓它們在自然狀態下繁衍生息。
基于此,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處理好人與動物的關系。應當說,當下大多數人都有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但這種意識離扎根、開花、結果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正確認識和處理野生動物保護問題,以正確的生態價值觀來約束人的行為。此外,應完善保護野生動物的相關立法,嚴格執法,并輔以必要的行政強制措施。這樣內外合力,才能為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保駕護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鳥類 野生 保護 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