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做新時代西遷精神的新傳人
——訪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
在舉國上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中,西安交通大學收到了迎接新年的第一份最珍貴禮物:習近平總書記對該校15位老教授來信作出指示,希望廣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如何做新時代西遷精神的新傳人?記者近日就此專訪了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
記者: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西安交通大學的西遷精神。
張邁曾:大樹西遷,根深葉茂。20世紀50年代,有“東方麻省理工”之稱的交通大學,從繁華的大上海遷至古城西安,在大西北黃土地上扎下根來。62年過去了,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用高昂情懷和滿腔熱血鑄就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西遷精神。
新中國建立后,黨和國家繪制了西部建設發展的宏偉藍圖。1955年,一批朝氣蓬勃的交大人堅決響應黨的號召,堅決擁護和執行黨中央關于西遷的決定,義無反顧地奔向大西北,積極投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來,成為西部大開發的先行者。
62年來,西安交大始終服從黨和國家發展需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明確了“扎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辦學定位,以培養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一流人才為使命,把推動西部發展、服務國家與爭創世界一流緊密結合起來,努力辦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充分體現了新時代黨和國家的期望所賦予西遷精神的新內涵、新要求。
六十余載風雨年華,胸懷愛國大志的交大人用激情、熱血和青春芳華,撬動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格局,打造了西部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交大西遷既是一段畢生難忘的崢嶸歲月,也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其永不磨滅的奮斗精神和愛國情懷,對于后來人更是有著說不盡的教育和啟迪。
記者: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中,學校怎樣始終服從黨和國家發展需要,譜寫“聽黨指揮跟黨走”的新篇章?
張邁曾:作為新時代西遷精神的新傳人,我們繼續牢牢扎根祖國西部,努力實現“雙一流”建設目標。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努力探索現代大學新形態,爭當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排頭兵;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斷豐富和深化立德樹人內涵,完成好培養人才的重大任務;不斷鞏固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確保學校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發展。
在西遷精神沐浴下的年輕一代正在續寫西安交大新輝煌。1996年首批進入“211”工程建設;1999年首批進入“985”工程第一層次建設大學。黨的十八大以來,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發起成立“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西安交大人用實際行動彰顯出“愛國、報國、興國”的高尚情懷,詮釋了“愛國就要奮斗,奮斗為了愛國”的偉大真理。
在新時代傳承西遷精神,就是用持續的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我們秉持奮斗精神,著力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的奉獻型人才;樹立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定位高水平的研究,做出標志性成果;還要開展廣泛合作,瞄準世界前沿問題,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主張、貢獻中國智慧。
記者:學校在激揚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奉獻報國中如何有新作為?
張邁曾:交通大學內遷西安,表現出艱苦創業的堅強意志。遷校之初,沒有因為遷校而遲一天開學,也沒有因為遷校而開不出一門課程。而后通過恢復理科建制,擴大招生規模,開辦新興專業,迅速締造了辦學歷史上的第二個“黃金時代”。同時,積極倡導學生做到“思想活躍、學習活躍、生活活躍”,弘揚獨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創造了良好條件。
遷往西部,扎根西部,更體現在當前的工作中。2015年,學校開啟了西遷后的再次創業——建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同時提出“思想交大”建設任務,持續開展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四面旗幟活動。在西遷精神的引領下,西安交大每年獲得的教學科研獎勵數量都位居全國高校前列,于2017年入選國家一流大學A類建設名單。
面對當前國內外高校的激烈競爭,我們更需要堅守開拓奮進的精神品格。把艱苦奮斗的優秀品質內化為每個人奮勇前行的強大動力;將創新擺在推動學校發展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教育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文化創新;努力塑造立德樹人新構架、構筑科教融合新高地、創新國際合作新模式、打造一流學科新格局,搶占未來高等教育競爭的制高點。
與交大西遷同載史冊的一群以國家民族為重的知識分子,是我們的精神楷模。著名教育家彭康、“中國電機之父”鐘兆琳、數學家張鴻、熱力工程學家陳大燮、物理學家趙富鑫、電磁場理論與技術專家黃席椿……他們的報國之心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成為西遷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基因。
62年里,這種奉獻報國的使命擔當,已熔鑄為交大人濃厚的家國情懷。隨校西遷時還不滿20歲的陶文銓,在西安交大已成長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1995年留學歸國的管曉宏,面對母校和多所東部高校伸出的橄欖枝,毅然選擇回到當時生活和科研條件仍較為落后的西安交大。
做好新時代西遷精神的新傳人,我們堅持始終做到胸懷大局、心有大愛,更好地為國家民族勇于擔當。堅持樹立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事業中。堅持立足本職工作,為西部建設、國家富強與民族振興作出貢獻。堅持積極投身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努力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精神 西遷 新時代 交大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