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發布會>第六次發布會>發布會消息 發布會消息
丁仲禮:多黨合作制度適合中國的歷史、傳統和現實
3月6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一場記者會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本次記者會由兩會新聞報道組組長、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劉佳義主持。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全國工商聯主席高云龍就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領導人記者會。人民網記者 于凱 攝
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 人民網記者 于凱 攝
丁仲禮: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的是政協聯組會討論,有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聽了8位政協委員的發言后,總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剛才這位記者朋友問我什么方面感受最深,我從黨派角度來講,總書記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個制度我體會是從四個層面闡述的:
第一個層面,總書記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幾個重要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是我們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還有三個基本政治制度,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第二個層面,總書記講的多黨合作制度是中國的創造,是一種政黨制度創新。這個制度首先不同于一黨制,也不同于西方的多黨競爭制,我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總書記用了很多篇幅來講,其中我印象比較深的一點,他講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在形成過程中有一個歷史原因。民主黨派大多在上世紀40年代成立,成立過程中都同中國共產黨緊密合作。1949年以后,許多民主黨派的領導人提出是不是把民主黨派取消。當時毛主席認為不合適,還是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民主黨派當時就保留下來了。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同志又加了8個字,變成16字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第三個層面,總書記特別強調我們這種多黨合作制度有它的特點優勢,適合中國的歷史、傳統和現實。在我國的多黨合作制度中,執政黨和參政黨一起共同為中華民族發展的前途來謀劃、來協商,可以為中華民族發展共同努力。
第四個層面,總書記強調了我們的多黨合作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這方面我印象比較深。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