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時時播報 時時播報
鄉村振興的“江西聲音”:人才是關鍵 產業是支撐 保障是基礎
中新網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 劉占昆)全國兩會期間,來自中國農業大省江西的多名人大代表就鄉村振興建言發聲,提出人才是關鍵、產業是支撐、保障是基礎等觀點,建議大力培養農業人才,因地制宜發展和壯大鄉村產業,統籌電網等配套基礎設施保障。
談人才:既能“干下去”又能“留下來”
江西是一個農業人口多、農村地域大、農業比重相對較高的省份。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農業大學教務處處長魏洪義認為,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鄉村振興的實現,需要有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而高校大學生,特別是農業技術專業的大學生是最有可能加入這支隊伍的群體。
全國人大代表、南昌市市長郭安認為,要有針對性地加強“三農”工作干部隊伍建設,加大培養、配備、管理和使用力度。
郭安說,要通過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大力推進回鄉創業等方式,同時搭建發展平臺,營造良好環境,讓人才既能“干下去”、又能“留下來”,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施展才華、實現價值。
談產業:因地制宜注重產業融合
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有一個典型的“城中村”,名叫進順村。2017年度,該村村民股份分紅920多萬元,人均分紅6200多元,戶均分紅2萬多元。
在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進順村黨委書記羅來昌看來,這一切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該村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提出“跳出進順、發展進順”的村莊發展戰略,大力發展鄉村產業。
“實施鄉村振興,一定要有產業支撐。”羅來昌說,他們村正在建設現代化物流體系,打造生態農旅康養產業項目等,加快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讓更多村民嘗到改革甜頭。
作為江西省規模最大的農業企業的“掌門人”,全國人大代表、正邦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印孫認為,沒有產業支撐,農業就沒有吸引力,農民就不能致富,農村就沒有活力。而要實現產業興旺,必須發揮農業企業的主力軍作用。
林印孫建議,地方政府應積極引導并支持農業企業投身鄉村振興戰略。
談保障:服務優先滿足農村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孔發龍表示,作為農村金融機構,要確保鄉村振興信貸資源優先安排,支持鄉村振興貸款優先發放,鄉村振興相關金融服務優先滿足,為江西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于金鎰認為,電網是重要的基礎設施,加快農村電網發展、提升普遍服務能力,對振興鄉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江西將打造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堅固耐用的現代化農村電網,更好地支撐鄉村振興戰略。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