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大腦晝夜節律可在晨昏時增強視覺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大腦感覺皮層的休眠活動變化,與視覺增強有關。
晝夜節律可以使我們感知到地球自轉所引發環境的改變,即所謂的“體內時鐘”。其可以在一天之中的不同時段,對我們的生理功能進行非常精準的調節,有助于為日常的生理機能做好準備,但是,它的運作機制卻一直成謎。雖然之前已有研究指出晝夜節律對于生理過程的影響,但是,人類日常視覺的時間點變化的神經基礎,一直以來都不明確。
在本研究中,德國歌德大學研究人員克里斯丁·凱爾及同事,連續兩天在6個不同時間點(早上8點到晚上11點之間)掃描了14名男性被試者的大腦。研究團隊不僅收集了所謂的休眠態數據(在被試者不執行任務時收集到的數據),還收集了他們執行視覺檢測任務時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數據。
研究結果表明,早上(8點)和晚上(8點)的時候,被試者在視覺任務中表現最佳,因為在這兩個時間點,處理視覺信息的腦區的休眠活動較弱。也就是說,早晨和黃昏時大腦皮層的休眠活動減弱,而視覺檢測增強。
研究人員認為,人腦改變其自然活動,是為了補償晨昏時分視覺信號質量惡化的損失。這種預期機制或可解釋為何我們仍能在晨昏時分擁有非常良好的視覺。(記者張夢然)
編輯:趙彥
關鍵詞:大腦 晝夜節律 晨昏 增強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