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廣東省政協為推進農村基層治理破題
人民政協報記者林儀 揭春雁 通訊員 曾暉
“我們一起研究中國最難的事。”近日,廣東省政協召開“推進我省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建設”專題調研工作座談會,省政協委員、專家學者,與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一起座談討論,共同為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建設破題。
資料圖
這是廣東省政協從2017年下半年就開始醞釀的協商題目。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提出,廣東要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按舜?我們研究的題目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非常吻合,省政協黨組對此非常重視。”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鄧玉桂說。在座談會召開的前幾日,省政協社法委組織調研組去惠州市,走訪了部分農村基層單位,并與鎮委書記座談,獲得了不少第一手信息。
鄧玉桂在座談會上提出,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建設,選好帶頭人非常關鍵,其次要抓好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
廣東省委組織部部委委員歐陽貴有對此表示贊同,“當前,廣東省農村人口流動頻繁,青年人普遍往城市聚集,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治理首先要解決的應該是‘空心化’問題。另外,要切實強化基層黨組織,多管齊下,推進農村基層社會治理?!?/p>
廣東省委農辦副主任陳央針對基層治理牽頭單位多、治理工作缺乏統籌協調問題,列了一組數據:一個行政村一周接收省、市、縣、鎮級下發的各類材料20多份,而行政村成立各類組織領導小組則有30多個……為此,他建議從“減”上做工作,減少治理單位,統一規范領導小組和考核檢查,避免九龍治水。
“缺人才是我們的痛點?!标愌氡硎?農村優秀帶頭人缺乏,農村黨員隊伍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問題仍較突出,村民參與意識有待加強。
對于農村“空心化”、村民自治程度不高的問題,來自中山大學的吳重慶教授認為,應秉持“發展中的治理”的觀念,著眼于新的社會動態來解決問題。他建議利用微信群把村民集合起來,積極引導外出務工的村民也參與到農村治理的事務中。
廣東省司法廳、民政廳、公安廳、農業廳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剖析了農村基層治理建設存在的痛點、難點,并提出了建議意見。
“把大家的認識、體會、對策提出來,我們再深入去調研。”廣東省政協副主席鄧海光表示要把調研做深入、做扎實,拿出高質量的調研成果,提出有分量的對策建議,共同推進廣東省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建設,為廣東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貢獻智慧和力量。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農村 治理 廣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