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三大攻堅戰審計情況: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正得到有序有效防控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 梁曉輝 蔣濤)中國審計署審計長胡澤君20日在北京說,目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正得到有序有效防控。
當日,受國務院委托,胡澤君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201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報告了三大攻堅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相關審計情況。
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相關審計情況,胡澤君說,審計重點關注了地方政府債務、金融運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等風險及防范情況。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方面,報告稱,2017年7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后,相關地區風險防范意識進一步增強,舉債沖動得到有效遏制,違規舉債問題明顯減少,目前債務風險正得到有序有效防控。但仍發現5個地區2017年8月以后違規舉債32.38億元(人民幣,下同),還有3個地區政府違規提供擔保9.78億元;一些地方落實債務管理要求還不到位;5個省本級尚未籌建債務大數據監測平臺等。
“審計指出問題后,有關地方正在整改。”胡澤君說。
金融風險防控情況,報告說,從審計情況看,金融機構和有關企業風險防控工作持續加強,監管部門也加大了對高風險行業和領域整治力度。
審計發現,9家大型國有銀行違規向房地產行業提供融資360.87億元,抽查的個人消費貸款中也有部分實際流入樓市股市;網絡貸款領域風險管控還不到位;抽查60家“現金貸”機構發現,其中40家無從業資質,有的以學生為主要客戶,存在較大隱患。報告說,審計指出問題后,有關方面正在整改,8家銀行已收回貸款等45.86億元。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風險防控方面,報告說,截至2017年底,審計的9個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1.82萬億元,同比增長12.8%,總體收大于支,但省級統籌在一些地方落實還不到位。審計指出問題后,相關地方和單位已收回財政資金8000多萬元。
關于扶貧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審計情況,報告稱,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集中于一些地方扶貧工作還不夠扎實,主要表現為形式主義、弄虛作假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有的扶貧政策落實不夠精準;一些地方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試點推進不暢。
胡澤君說,審計指出問題后,有關部門和地方已追回或盤活6.64億元,完善規章制度74項,處理處分231人。
污染防治資金和項目審計情況方面,報告指出一些問題,包括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機制仍不夠健全,跨地區、跨領域防控仍是難點;開發管控不夠到位,生態修復尚未達到預期;部分資金和項目績效不高。
胡澤君介紹,審計指出問題后,有關地方已整改14.14億元,完善制度62項,處理處分105人。
報告同時就完善打好三大攻堅戰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切實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積極穩妥化解存量、嚴控增量。結合金融監管機構改革,統籌抓好金融領域風險防范,完善金融機構績效評價體系,完善對問題金融機構、非法金融活動有序處置的相關法律法規,推進網絡貸款領域風險專項整治。盡快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及配套措施,積極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二是深入開展扶貧領域專項整頓,嚴肅懲處貪污侵占、虛報冒領等行為,加強跨部門涉貧信息整合共享,精準施策、強化監管,提高扶貧資金和項目績效。
三是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機制,進一步擴大橫向生態補償試點范圍,強化生態環境修復源頭治理。(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風險 審計 情況 債務 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