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搞科研不能沒有使命擔當

2018年07月15日 20:59 | 作者:馬偉明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記得當年剛投入張蓋凡教授門下學習時,老先生給我出的第一道考題就是:當官、發財、做學問,人生的這三條道路,你選哪一條?

我當時回答:終身做學問。這樣的回答是基于“軍隊教育科技工作者”身份所作的莊嚴選擇。軍人的使命通過教師和科技工作者來完成,而科研本身就是要育人。

如今,回望這樣的選擇和初心,時刻提醒自己為什么出發,因什么而來,要干點什么。

一、 不忘初心,就是要聚焦需求、做科技興軍的推動者。

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時代。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綜合國力顯著提升,科技創新和武器裝備發展有了堅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的興黨強國雄心和治國理政方略,讓我們有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

作為軍隊科技工作者,不能只盯商場、忘了戰場,要聚焦備戰打仗需求,提高科技創新對戰斗力增長的貢獻率。這些年,我們在選擇科研課題時,始終強調“頂天立地”:“頂天”就是站在國際科技最前沿,選擇關系國防科技和裝備發展重大需求的研究方向;“立地”就是結合實際裝備需求,讓研究成果轉化為戰斗力。

我們始終秉承一個信念:只要軍隊發展需要,再大的風險也要去闖,再硬的骨頭也要去啃,再重的擔子也要去挑。我們的大多數課題最初都不是上級安排的,沒有立項也沒有經費,有些甚至一時還得不到理解,但只要軍隊建設需要,我們都會義無反顧、堅持到底。

裝備研發過程中,我們既面臨突破技術難題的壓力,也面臨各種利益糾葛的阻力。有人說:這樣困難的項目,你們還要強攻硬上,是不是瘋了?還有人說:你們這樣干是破壞行業劃分規則,會得罪人。

但我想,搞科研就得擔風險,軍隊建設急需的,多大的風險也要干,不合理的規則就要破!我們頂住壓力、自籌經費,不斷創新,使我國電磁能武器裝備獲得井噴式發展,實現了我國電磁能技術研究領域由跟跑、并跑向領跑的跨越。

二、 不忘初心,就是要勇于超越、做自主創新的實踐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張蓋凡教授生前常告誡我們:科研起點要高、眼光要遠,要走自主創新的路子。這些年,我們堅持自主創新,不搞跟蹤模仿,始終以領跑者的姿態,在與世界強手的較量中,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現實。

上世紀90年代,我們率先提出“電力集成”技術思想,當時電機界普遍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我們認準方向就馬不停蹄地開展攻關,最終成功研制出三代集成度不斷提高的新型艦船發供電系統,以及涵蓋交直流、低中壓、中高速、百千瓦到數十兆瓦級范圍的多種新型發電機系統,實現了從集成創新到自主原始創新的重大跨越,確立了我國在艦船發供電系統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推進自主創新,不能亦步亦趨,要敢于開辟新方向,通過積累形成領先優勢。艦船綜合電力系統被稱為21世紀艦船動力推進方式的一次革命。10多年前,國外的技術路線是中壓交流,我們經過反復研判,率先提出中壓直流技術路線,但在論證時不少人質疑,這條路線肯定走不通。經過10余年攻關,我們成功研制出艦船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擁有該技術的國家,實現了我國艦船動力由傳統機械推進方式向綜合電力方式的跨越,也為高能武器上艦提供了技術支撐。

狹路相逢勇者勝。干成大事業,得有大視野、高起點、硬本事,還得有敢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氣。未來發展中,我們要增強“四個自信”,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將鑄造大國重器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 不忘初心,就是要甘當人梯、做提攜后學的鋪路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

我們注重依托重大項目培養人才,針對不同人員特點,給大家選方向、壓擔子、教方法,并在關鍵節點加強指導,在創新實踐中手把手培養人。尤其對年輕人,堅持早培養、早使用、早扶持,鼓勵他們站在學科前沿,在重大課題中歷練成長。我們團隊成員平均年齡只有34歲,而30歲左右的項目總師、副總師就有10多人。

人才成長,機會均等是前提,公平競爭是關鍵。我們摒棄親疏之分、門戶之見,不搞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無論你是本校培養還是外校畢業的,是“海龜”還是“土鱉”,誰有本事誰就當首席、當組長,一切都依據作用和貢獻來評價。而有了成果,不管領導、導師還是師兄,誰都侵占不了。

作為科研路上的“先行者”,要甘于為青年人施展才干鋪路拱橋,只有這樣,一個人創新的“星星之火”,才能匯聚成眾人創新的“燎原之勢”。

四、 不忘初心,就是要言傳身教、做拼搏奉獻的示范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榮譽意味著責任和擔當,廣大院士要善養浩然正氣,在全社會樹立良好道德風尚。

盯著名利,科研之路注定走不遠;盯著權力,科研大門早晚會對你關閉。只有興趣驅動,才能始終保持對科研的真愛和癡迷,才能經千難萬險而不放棄、長坐冷板凳而不回頭、遇各種誘惑而不動搖。

在科研實踐中,我和大家一起弘揚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樂于奉獻的優良傳統,引導大家自覺把科研當終生事業和最大愛好。在這樣的追求激勵下,大家以“五加二”“白加黑”的拼命精神,與發達國家賽跑、與強手賽跑、與時間賽跑,干成了很多別人沒干成的事情。

科研創新永無止境。這些年,我們團隊取得了讓同行羨慕的成績,許多人善意地勸我:你已經功成名就了,不用再這樣拼命,可以歇一歇了。但我覺得,一切成功都是“過去時”,要少談成績、榮譽,多講教訓、問題。正是有了這種與自己“死磕”的精神,自我加壓、精益求精、不斷超越的科學精神成為團隊的一種習慣和信仰。

如今,科研人員面臨的誘惑很多、考驗很大,我們必須守真自律、正道直行、守住底線。只有學為人師、言為士則、行為世范,把個人的初心變成眾人的追求,才能匯聚起科學創新的磅礴力量。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科研 創新 初心 技術 自主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精品 | 五月综合色婷婷欧美 | 日韩精品亚洲春色欧美激情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青草 | 亚洲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