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發揮統一戰線優勢
嵩縣推動人才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嵩縣是河南省四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城鄉發展差距大,80%的鄉村青壯年都進城務工,鄉村常住人口減少、年輕人占比較低,群眾生活困難,想致富沒人帶,想發展沒項目。要想發展鄉村經濟,只有重視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真正讓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近年來,嵩縣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優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制定導向性政策和招才引智措施,通過推動人才發展戰略, 完善三農隊伍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打好扶貧攻堅,讓鄉村逐步“富”起來,讓青山綠水美起來。
如何實施人才帶動戰略,嵩縣總結出一些經驗。
依靠政策支持,選出“如意當家人”
持續推動大學生擔任村干部、政府為鄉村振興實施人才服務、政府機關對口幫扶等政策的落實,讓部分人才先留到鄉村,然后在政策上對他們在鄉村的創業發展提供大力優惠和支持,從而使一些人才能主動留下來持續發揮作用,同時,尋賢訪賢,通過挖掘人才,讓更多的鄉村人才發揮作用。
尋賢訪賢,人才不能在家閑。想要選出“如意當家人”,不僅需要提高群眾的參選率,還需要挖掘出鄉村里真正的人才。今年換屆選舉一開始,嵩縣就按照“三有標準”推選三農人才:一有理想信念和奉獻精神、能帶對路子,二有經濟頭腦和致富本領、能帶動發展,三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帶正風氣的“三有三帶”人才,在全縣16個鄉鎮的322個村“地毯式”廣泛開展了“尋賢”“訪賢”活動。在群眾中有威望的、品行正、能力強、敢擔當,心系家鄉發展的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和致富帶頭人成了重點選舉對象。嵩縣統戰部門還通過招商會,牽線搭橋“尋賢”“訪賢”,成功說服100多位在外創業成功、公道正派、心系家鄉發展的“鄉賢”返鄉參選村干部,壯大三農隊伍,讓他們成為鄉村振興的帶頭人,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水平,改善了鄉風民風。
打好“鄉情牌”,念好“引才經”
近年來,中共嵩縣縣委統戰部利用工商聯聯系相關企業和組織的優勢,通過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等活動,對接各種資源,大打“鄉情牌”,念好“引才經”,牽線搭橋,吸引在外經商人員回鄉投資創業,參與鄉村建設。今年32歲的民營企業家李松偉是嵩縣黃莊鄉龍石人,在當地,他是公認的致富能手,不僅自己能力強,還心系鄉鄰,今年,他當選龍石村委主任后,積極報效家鄉,回鄉投資興辦扶貧加工廠,吸納鄉村剩余勞動力、留守婦女到民營企業務工就業,使貧困群眾不出村能賺錢,形成“農商回歸、農才回家、農民進廠、精準幫扶”的良好局面。
對于一些農家子弟,外出創業、心懷家鄉、感懷家鄉的愿望,注重做好鄉村各類傳統傳統文化遺存,結合新農村建設,對傳統的文物建筑、勞動工具、生活用具,也包括風俗習慣、禮俗儀式的進行保護恢復,讓大家都能“看得見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該縣黃莊鄉三合村是洛陽市有名的旅游手繪小鎮。古街、老巷、花墻、黛瓦、青山,綠水,重脊高檐的臨街門樓,竹林掩映的土坯瓦房,走進洛陽市嵩縣黃莊鄉三合村,一幅古樸幽靜中國水墨畫卷映入眼簾。
三合村的嬗變,就是這樣一個“傳奇”。三合村青年學生馮亞珂,大學畢業后在鄭州開辦了一間畫室,每年都會帶學生外出寫生。2015年,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老家山清水秀,是個天然的寫生基地,何不回村創業?當年10月份,他多方籌集資金120萬元,建成四層有210人接待規模的家庭賓館。各級政府得知后大力支持,以三合村為核心,斥資打造伏牛山“手繪小鎮”。2016年,馮亞珂就與十幾家美術培訓機構和一些大專院校簽訂合作協議,引進1500人到三合村寫生,“手繪小鎮”起步即火爆。2017年,穩定客源更是突破7000人,創造效益超千萬,帶動全村群眾走上致富路。兩年多間,一個貧困村,華麗轉身,變成了聞名遐邇、游客云集的旅游專業村。(李清竹 陳金中)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鄉村振興 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