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心血管不好就別秋補啦!
夏末秋初是冠心病并發心力衰竭的高發季節,著涼感冒、血壓波動、飲食不當是三大主要誘因。解放軍454醫院心內科王達理主任提醒,初秋護“心”要注意避免以上誘因,堅持用藥,出現心臟不適應及時就醫。
長期高血壓會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出現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或高血壓患者尤其男性應保持樂觀情緒,防止過度興奮和疲勞,避免酗酒、高鹽飲食等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堅持服用降壓、降脂或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定期檢查心電圖和血壓,夏季減少或停止用藥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進入秋季后,很多人開始進補。王主任說,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要跟風進補,飲食還應堅持以清淡為主,盡量別吃辛辣、高鹽食物,避免三餐過飽。另外,心血管病患者還要及時補充水分,每天喝1500至2000毫升白開水,抵抗秋燥。王主任提醒,心衰患者還要限制飲水量,以免飲水過多增加心臟負擔,加重病情。
商洛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陳麗英介紹,現在人們幾乎已不存在蛋白質缺乏等情況,相反因為平時高油高脂食品吃的太多,造成體重超標及“三高”等病癥。而已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不要隨意服用野山參、白參等,以免發生危險。
陳醫生講,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天的氣候比較干燥,容易出現咽干、鼻燥、聲嘶、皮膚干澀等癥狀,應當注意少吃辣椒、大蔥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飲用些開水、蜂蜜水、淡茶、豆漿等水分較多的飲品,同時稍微多吃些蔬菜水果,起到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作用。不要盲目的貼秋膘,不要以為幾頓飯、幾樣食物就能把虧欠的營養補回來,也不要妄想一味過度節食就能成功減肥。只有日常規律進餐,根據自身體質和生活狀態,通過鍛煉增加活力,愉悅心情,這才是有益健康的“正能量”。
參考資料
①華商報:氣溫坐上“過山車” 該捂著還是該凍著?
②中國江蘇網:初秋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要盲目進補
編輯:趙彥
關鍵詞:血管不好 秋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