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讓孩子“有書讀,讀好書”——廣州市政協“有事好商量”聚焦基礎教育

2018年11月29日 08:32 | 作者:林儀 揭春雁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廣州基礎教育學位夠不夠,能不能滿足二孩政策下的學位需求?符合條件的來穗人員隨遷子女能不能“有書讀”“讀好書”?帶著“學位”問題,廣州市政協委員深入開展調研,先后赴省內外考察,實地調研中小學校12所,與當地和廣州市教育、規劃等職能部門和中小學校校長座談交流8次,進行了廣泛的溝通、協商。

2218708

資料圖

11月25日,市政協“有事好商量”民主協商平臺再次就“擴大基礎教育學位的供給”這一議題開展了協商討論。

據廣州市統計年鑒,從2013年放開二孩至今,戶籍人口出生數量,增幅接近一倍。與此同時,來穗人員持續增長,隨遷子女就讀人數每年以約2萬人的速度遞增。一方面是潛在的入讀學生人數劇增,另一方面卻是教育用地緊缺,教育資源緊張,廣州市學位供給的壓力顯而易見。

“按照目前的人口出生增長幅度,可推測未來3年,我市幼兒園和小學的學位需求會出現峰值。市政府應該繼續增加教育經費的投入、增加中小幼教師編制、加大教育用地的供給,從而更好地緩解學位不足特別是區域性緊張的問題。”市政協委員陳克情急地說。

光靠政府出錢出力也不行,應在完善公辦幼兒園的同時,大力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市政協委員賀惠芬則說,“鼓勵多種形式辦學,鼓勵本地有辦學影響力和規模的優秀教育集團參與全市幼兒園規劃,創建辦學靈活形式,方便學齡兒童就近入學。”

除了二孩政策的影響,還有個群體不容忽視:隨遷子女。對于他們,政策上有沒有傾斜,資金上有沒有補貼,這些都是政協委員們十分關注的問題。

市政協委員蔡馬認為,要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完善來穗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建議對來穗人員子女教育補貼到人頭,鼓勵學校解決隨遷子女上學問題。

“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在廣州就讀小學到高中階段教育,都有政策上、制度上的保障,逐年在加大對隨遷子女學位的財政補貼。”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林洽生回應道。

“其實有些地方學位的緊缺不是因為總量少,而是因為學位資源不均衡,而造成這種不均衡的原因就是之前缺少整體的規劃意識。”媒體評論員洛呈說。

陳克建議,政府部門要把教育資源空間布局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中,建立全市基礎教育設施現狀和規劃空間數據庫。依照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人口規模,按照多規融合的思路,科學預測基礎教育設施發展規模,合理優化教育設施的空間布局。

廣州市在2014年就開展了中小學布點規劃編制工作,目前規劃成果已納入到全市“多規合一”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廣州市近年來采取了多項解決學位供給的辦法:一是推進中小學三年提升計劃,市、區兩級政府投入138億元,新改擴建163所中小學、新建20所示范性高中、對37所學校實施校園功能微改造,共計可新增學位18.75萬個。二是嚴格執行住宅小區配套學校的建設標準。三是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在外圍城區的輻射力度,市屬學校在新城區、外圍城區建設新校區或托管學校,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四是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滿足多元教育需求。

“教育公平的深層內涵是要使每一個人都能受到最合適的教育,保障每個人發展機會的公平。這對教師的提升不容忽視。”委員們強調,師資隊伍素質的提升是教育軟實力增強的關鍵點。政府首要的任務應該是從機制上保障師資的有效供給,拓寬師資流動的渠道,加強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建設。

“近年來,我們加大教師的培養力度,約80萬人次參加全員培訓。去年,市政府出臺《廣州市基礎教育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全市引進基礎教育名校長、名教師42名。”林洽生介紹說,將通過外引內培和示范引領,培養更多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名教師。”。

“有學位是解決公平問題,有優質學位是解決質量問題。公平和質量問題一直是政協委員關注教育的兩大問題。”市政協教科文副主任江東表示,市政協將繼續關注這個議題,將助推教育發展進行到底。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教育 學位 廣州市 市政協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视频国产99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一本到 | 亚洲欧洲的州日产国码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综合网 | 久久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