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衛健委回應醫療美容亂象:擬對醫美機構試點信用評價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無證行醫、非法美容整形、代孕、號販子……針對社會關注的非法醫療亂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今日(6月18日)在官網回應說,近年來已查處大量違法違規案件,僅去年就查處無證行醫案件近2萬件。
針對非法醫療美容現象,國家衛健委表示目前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正研究制訂信用評價管理制度,擬在部分地區試點開展美容醫療機構信用評價。
將建醫療機構信用記錄聯合懲戒失信者
國家衛健委指出,2013年以來,針對無證行醫、非法醫療美容、代孕、醫托號販子、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濫用等問題,聯合有關部門多次開展專項行動,查處了大量違法違規案件。
僅2018年,全國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共查處無證行醫案件19245件,罰款1.36億元,沒收違法所得4954萬元,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06件;查處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違法違規執業案件28799件,罰款7741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248萬元,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142家,吊銷診療科目101家。
國家衛健委表示,下一步將創新政府監管手段,加強醫療、醫保、醫藥監管聯動,發揮信息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化技術作用。
同時,結合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自查、行業信用評價、校驗管理、既往監督檢查、投訴舉報、不良記分等情況,建立醫療機構信用記錄,公布嚴重失信者“黑名單”,與有關部門制訂聯合懲戒措施。
此外,探索建立醫療服務社會監督員制度,支持社會各界參與醫療服務監督。
美容醫療機構擬試點信用評價管理
國家衛健委還通報了2017年至2018年進行的“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情況。專項行動期間,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涉醫刑事案件、涉藥品安全案件1219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899名,搗毀制售假藥黑窩點728個,總涉案金額近7億元。
國家衛健委表示,專項行動中還發揮行業協會作用,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積極配合,承擔了全國投訴舉報受理工作,組織開展美容醫療機構醫療質量評價。目前,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正在研究制訂信用評價管理制度,細化評價指標,擬在部分地區試點開展美容醫療機構信用評價。
對于很多人關心的如何辨識合法與非法醫療美容機構這一問題,國家衛健委表示,按照規定,開展醫療美容服務,機構應當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在醒目位置懸掛,醫師應當取得《醫師資格證書》并注冊在該醫療機構,并在機構內公示其執業資質,醫療美容服務項目應當向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
公眾可以通過機構內公示的信息,并通過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官方網站查詢機構、人員資質信息,來防范與辨別非法醫療美容機構。
數讀
“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
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7部門聯合部署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
打擊無證行醫:衛生健康部門檢查醫療機構40878家,責令31家停業整頓,查處違法違規案件843件,吊銷醫療機構診療科目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28家;檢查生活美容等其他機構75675家,查處非法開展醫療美容案件2772件,移送司法機關涉嫌犯罪案件139件。共計罰沒款3809萬元。
打擊非法制售藥品醫療器械:藥監部門檢查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103362家,查處違法案件1769件,責令停產整頓184戶,吊銷行政許可7家,罰沒款1130余萬元,移送司法機關涉嫌犯罪案件139件。全國海關立案偵查、調查各類透明質酸鈉、膠原蛋白、肉毒毒素等走私違法犯罪案件912起,案值共計8832萬元,偷逃稅款981萬元。
整治違規醫療美容培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共檢查職業技能培訓機構5143家,責令47家機構改正,2家停業整頓,查處違規開展醫療美容培訓案件25件,罰沒款8.7萬元。
查處違法醫療美容廣告和互聯網信息:市場監管部門檢查醫療美容廣告29878條次,責令743條醫療美容廣告予以改正,51家機構停業整頓,查處違法醫療美容廣告251件,罰沒款270萬元。網信等部門檢查互聯網醫療美容相關信息19612條次,責令77條信息予以改正,查處案件55件,罰沒款30萬元。
投訴舉報:全國共接到投訴舉報4646件,辦結4417件,對其中1494件投訴舉報涉事單位給予行政處罰,反饋實名舉報4278件,投訴人對辦理情況滿意率為98.8%。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美容 醫療 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