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科創板網上打新人數突破300萬戶
科創板網上打新人數突破300萬戶
科創板打新賬戶數平均每天增長超兩萬戶 中國通號創科創板新股申購戶數新高
數據顯示,在7月10日這個A股史上最密集的打新日里,最新的科創板打新人數首次超過300萬人。其中中國通號網上申購上限為25.2萬股,頂格申購中簽概率超過100%,意味著頂格必中1簽。
科創板打新首次突破300萬
據9只新股于7月10日晚披露的網上有效申購戶數估算,參與科創板打新股民人數已超過300萬人,其中中國通號網上有效申購戶數已達309.43萬戶,創下科創板新股申購戶數新高。
科創板打新人數也呈穩步增長態勢,6月27日,首只科創板新股華興源創網上有效申購戶數為275.63萬戶。在此之后,睿創微納、天準科技、杭可科技開始超過280萬戶。7月8日發行的瀾起科技,網上有效申購戶數超過290萬戶,達292.98萬戶。
短短十多天,科創板打新賬戶數增長超過30萬戶,平均每天增長超過2萬戶,這也佐證科創板權限開通人數正迅猛增長。
中國通號平均中簽率25%
9只新股中,有一只頗為引人注目,即“巨無霸”中國通號。資料顯示,中國通號成立于2010年12月,是全球領先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體量龐大。
中國通號發行總數為不超過18億股,預計募資額為105.30億元,預計將成為2016年新股取消預繳款以來發行總數第三高的新股,僅次于工業富聯和海油發展,與中國人保、華能水電的發行總數相當。
從其昨晚披露的網上發行情況來看,網上有效申購戶數為309.43萬戶,網上中簽率為0.22538262%。啟動回撥機制后,公司最終網上發行數量為3.78億股。按照500股一個配號及最終網上發行數量估算,平均每4個人中有1個人中簽。
中國通號網上申購上限為25.2萬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252萬元。在頂格申購中國通號后,可獲得504個簽號,按照中國通號0.22538262%的網上中簽率計算,頂格申購中簽概率超過100%,意味著頂格必中1簽。
財務數據上看,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400.12億元、37.17億元。中國通號2016年-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10.5億元、11.8億元、13.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53%、3.41%、3.45%。
科創板網上中簽率高于中小板
鉑力特、安集科技此番網上申購上限均為3500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均為3.5萬元,是2016年取消預繳款以來,頂格“門檻”最低的兩只新股,網上中簽率分別為0.05443825%和0.04643540%。
不過,由于科創板存在權限開通門檻,參與打新的人數暫時遠不及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使得上述兩科創板新股的網上中簽率高于2016年取消預繳款以來中小板和創業板的網上平均中簽率,但低于主板。
據統計,2016年取消預繳款以來共發行了842只新股(注:不含10日的9只科創板新股),上述新股的網上平均中簽率為0.0421%。分板塊看,上述842只新股中,主板網上平均中簽率為0.0557%,中小板網上平均中簽率為0.0347%,創業板網上平均中簽率為0.0259%。
相關新聞
32股超一個月未回復年報問詢函
交易所針對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下發的問詢函出現井噴,很多公司發布了延期回復年報問詢函的公告。經不完全統計,截至昨天,滬深兩市有32股超一個月未對年報問詢函進行回復,其中*ST云網距離收到年報問詢函已近4個月,仍未回復。
ST云網遲遲未回復年報問詢
在今年3月14日收到深交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后,*ST云網曾兩度披露延期回復公告,但截至昨天,公司的年報問詢回復仍處于“難產”狀態。
公司退市風險警示也遲遲未能撤銷。實際上,*ST云網此次“披星戴帽”歷時已超兩年之久。早在2017年4月27日*ST云網就因“2016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為負值”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之后在2017年末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為正值,*ST云網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凈資產為負)消除,但由于2016年、2017年實現歸屬凈利潤均為負值,*ST云網自2018年4月24日起繼續被實行了退市風險警示措施。
*ST云網自2013年起公司業績開始走下坡路。資料顯示,*ST云網于2009年登陸A股,在2013年公司凈利出現上市后首虧,之后公司2014年凈利加劇虧損,2015年*ST云網首度披星戴帽。在2015年凈利扭虧后,公司于2016年成功摘帽,但未曾料到公司摘帽之后卻繼續陷入了虧損。
在扣非后歸屬凈利潤方面,2013-2018年*ST云網已連虧六年,分別為-4.45億元、-7.19億元、-2.18億元、-3257萬元、-1924萬元、-2241萬元。
32股逾一個月未回復問詢
針對2018年年報,交易所下發的問詢函在今年出現井噴現象,通常交易所會給出10天左右期限讓企業進行回復。縱觀滬深兩市,截至7月9日仍有32股超一個月未回復交易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其中深市30家,滬市2家。
通過深交所官網統計可以發現,截至目前,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市場分別有13股、16股超一個月未對年報問詢函進行回復。相比之下,創業板公司表現較好,僅金剛玻璃一股超一個月未對年報問詢函進行回復。經計算,截至7月9日,深市公司超一個月未對年報問詢函進行回復的共計30家企業。
未被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外界表示,上述公司至今未被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和公司沒有回復年報問詢函可能有一定關系。雖然提交了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的申請,但是沒有回答交易所的問詢,那么企業年報的真實性、是否真的符合摘帽的標準存在疑問。企業沒有把自身年報的真實性、準確性、全面性向交易所做出解釋之前應該不會“摘帽”。
本組文/本報記者 劉慎良
統籌/余美英 供圖/視覺中國
編輯:秦云
關鍵詞:科創板 網上打新 突破300萬戶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