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用藥需謹慎 誤區應遠離
在日常用藥領域,人們存在一些常見誤區。例如,聽說別人吃的藥管用,趕緊給自己也安排上;孩子一發熱,家長就喂退燒藥;為加快康復,幾種藥一起服用……這些行為都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大家應格外注意。
近日,2019年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在京啟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本著“能少用藥就少用、能不用藥就不用”的用藥原則,闡述安全用藥科學方法,提高公眾用藥水平和健康素養。
安全儲藥很重要
生活中,大家都會常備家庭藥箱,方便處理一些小傷小病。然而一旦管理不好,家庭藥箱可能會變成藥品過期浪費、藥物濫用、誤服誤用的“大禍害”。首先,藥品在擺放上有學問:外用和內服藥品需分開存放;急救藥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應放置于顯眼位置方便取用;成人與兒童用藥要分開存放,防止誤拿誤服。其次,藥箱存放位置也有講究——建議放置在陰涼干燥處,并確保不要讓兒童或者精神異常者輕易接觸到,以免誤服。
藥名相近藥效遠
疾病治療講究對癥用藥。有些藥品名稱相似,甚至僅一字之差,療效卻大不相同。例如,鹽酸小檗堿與鹽酸小檗胺,前者用于治療腸道感染,后者用于治療白細胞減少癥。有些藥物通用名相同,藥物劑型卻不同。例如,硝苯地平分散片與硝苯地平控釋片,兩者都用于治療高血壓。但分散片可以掰開服用,控釋片必須整片吞服,掰開或嚼碎服用會破壞劑型結構,甚至可能導致藥物成分大量進入血液,增加藥物的副作用。
兒童合理使用退燒藥
發燒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是免疫系統對病原菌作出的積極反應。孩子發燒后的第一件事,是給孩子測量體溫,觀察孩子的一般表現——只要精神狀態尚可,可先采用物理降溫方式,暫時不用服用藥物;若孩子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可以使用退燒藥降溫。不同種類的兒童退燒藥具有不同代謝途徑,一般常用的有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兩種藥品,不要混合服用,一天用藥不要超過4次。如果用藥后體溫沒有下降趨勢,則需及時就醫。
多藥共用須謹慎
安全用藥提倡“能少用藥就少用、能不用藥就不用”,因為多種藥物同服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導致藥物的療效降低、毒性增強。但老年人常有“一人多病、多藥共用”的情況,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相對較高。因此,建議老年人提高用藥依從性,開展日常用藥記錄,列出藥品名稱、用法用量、服藥時間、給藥方式等。這樣既能避免多服、漏服、誤服,也能在就診時出示個人用藥歷史,便于醫生根據患者病情調整用藥。
激素治療應注意
激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常令人望而卻步。其實,只要合理使用,激素也是治病良藥。激素的不良反應與劑量和療程有關,較易發生在長期大量使用時、藥量減少過快時以及突然停藥時。預防不良反應發生的最佳方式是遵醫囑短期適量使用,停藥時采取逐漸減量的方式,以促使自身激素功能恢復,避免突然停藥導致病情反跳。長期使用激素需嚴格執行醫囑,不可隨意更改服藥劑量和時間,并定期復查,以便根據病情及時調整用藥。
單純補鈣不可靠
骨質疏松癥主要分為原發性骨質疏松和繼發性骨質疏松兩大類。老年人骨質疏松屬于原發性骨質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誘因(如藥物)引起的骨質疏松則屬于繼發性骨質疏松。患者通過骨密度檢查確定為骨質疏松后,還需要檢查一些骨轉換的指標,以找出骨質疏松的病因,并針對病因開展治療。鈣營養不良引起的骨質疏松,補充鈣劑會有一定的效果;原發性骨質疏松,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盲目補鈣沒什么作用。
抗血栓要遵醫囑
華法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的口服抗凝藥,臨床上常用于降低患者血液的凝固力以預防并發癥,例如中風的發生。多種藥物會與華法林產生相互作用,患者如還需要服用其他藥品,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勿擅自加藥。長期口服華法林時,必須定期監測,根據指標進行劑量調整。服用華法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出血,如患者發現自己有異常出血情況,應及時就醫。
科學應對心絞痛
硝酸甘油是很多心臟病人的救命藥,用以緩解心絞痛。服用硝酸甘油應采用舌下含服的方式,每次一片,如不見效,隔5分鐘再含服一片,最多連續應用3次。若癥狀沒有緩解,切勿再加大藥量,需及時就醫。硝酸甘油進入人體后會迅速擴張血管,因此服用時盡量采用坐姿,站立可能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引起低血壓,躺著用藥則會加重心臟負擔,影響藥效。
規律服用降壓藥
高血壓需終身用藥,患者應選擇最適合、最有效、最耐受的藥物,遵循緩慢、平穩的用藥原則。患者因病情變化需要調整用藥種類或劑量時,應遵從醫囑,不可隨意增減劑量或更換藥物,以免導致血壓波動。血壓不穩會增加卒中、心肌梗死、腎損害等風險,加重病情。高血壓患者發生并發癥的原因除了血壓升高外,還有吸煙、酗酒、缺乏運動等,因此,患者除了要選擇適當的藥物,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長期服藥要復診
長期用藥可能出現不良反應或療效欠佳,而有些患者自以為有經驗,長期只吃藥不復診。長期服藥患者應遵醫囑定期復查,不僅能觀察藥物的療效,還能及時規避一定的不良反應。與藥物相關的定期復查包括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等檢查。服藥期間若感到身體不適,應及時向醫生溝通反饋情況,避免出現嚴重后果。
“中國藥學會面向藥學專家征集了108條安全用藥知識點,結合臨床經驗和公眾關切,梳理得出了上述十大用藥提示。”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丁麗霞表示,普及安全用藥知識、破解公眾用藥誤區、增強安全用藥意識、形成良好用藥習慣,是促進公眾健康、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環節,安全用藥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編輯:劉暢
關鍵詞:用藥 藥物 患者 骨質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