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北京市海淀區第十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頭條 頭條
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十屆四次會議開幕——一年收獲,一年期許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 劉彤)“今年我們的平臺有所升級,增添了 ‘履職數據倉’,數據更完善,委員們可以在履職統計中查看2019年度履職記錄,還支持評論、回復、點贊……”12月25日上午10點,在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全體委員履職培訓現場,伽信智能科技技術人員正在為大家講解如何使用新版網絡政協移動互聯平臺。
這也預示著,北京市海淀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正式啟帷。
此刻,距離2020年新年到來還有六天。感慨時光匆匆的同時,委員們也抒發了過去一年的收獲,對新一年履職之路心懷期待。
委員通過手機即可在線上完成簽到
“您在這里掃二維碼簽到,會有驗證碼提示。”在工作人員指引下,海淀區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花樣滑冰隊單人項目主教練龐清成功“簽到”。有感于當前互聯網科技水平的強大,龐清帶來一份“體育與科技融合”的提案。在大部分人印象中,體育運動依賴個人體能和技巧,但是,對于拿過花樣滑冰世界冠軍、有著30余年行業經驗的龐清來說,有著更深層的思考。“運用科技手段可以及時采集數據,幫助專業教練團隊準確把握訓練比重,通過可視化數據合理分配訓練內容,最終幫助高水平運動員取得好成績。而且,通過動作行為分析以及相關數據對比能夠幫助科學選材。”龐清表示,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冰雪運動將受到更多矚目,收集各場地群眾參與數據,能科學客觀的展示出冰雪運動的普及程度。“海淀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有著豐富的科技資源,結合我自身專業積累,我想海淀可以率先探索利用大數據、動作行為分析等科技手段助力體育運動發展。”
經濟界別的海淀區政協委員張愛志,也希望能在科技藍海中為教育打開一片新天地,他說:“海淀的科技、教育資源都很雄厚,如果二者有效結合,互聯網技術可以助推教育的公平性。”
海淀區政協委員、北京鼎盛教育創始人劉宏冰的提案雖然還未定稿,但他向記者提前“透露”了自己關注的內容:平衡民辦教育的速度與溫度。“教育和其他行業不同,它是一個需要有溫度、長時間深耕細作的行業。欲速則不達,當教育發展的速度大于溫度時,就會偏離正軌、改變教育的初衷。”從事培訓行業20余年的劉宏冰認為,辦好家長滿意的教育是所有教育從業者的初心,對于培訓機構來說,要為孩子們提供合適的課程,保證服務品質。“資本的融入是好事,但必須要等到培訓機構的能力可以承載的時候。我建議從教委層面多出臺一些指導政策,增加民辦教育機構交流學習的平臺,共享行業內的優質經驗,營造良好的民辦教育氛圍。”劉宏冰說。
委員們的種種呼聲,凝聚了對海淀這片活力之區的熱愛。開幕式上,海淀區政協主席劉勇作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臺下不時響起掌聲。
政協北京市海淀區委員會黨組書記、主席劉勇作區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北京市海淀區政協十屆四次會議開幕現場
“報告提到,海淀區政協堅持 ‘不調研不協商’,我認為這是提高調研實效,加快培育協商文化的一種體現。”作為今年新增補的海淀區政協委員,人民政協報社黨組書記、社長王相偉認真學習了報告內容。一直從事政協新聞宣傳工作的他,這次身上又多了一個新角色,“雖然在平時工作中對政協制度、性質定位等很熟悉,但真正作為政協委員去履職還是有些差異。委員是界別群眾代表,也是黨和政府溝通群眾的橋梁,所以要不斷加強學習,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王相偉還特別注意到,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提到了人民政協報社推出的“假如我是委員”小程序,這是一款擴大人民政協在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中的影響力,引導青少年有序政治參與的網絡議政平臺。王相偉表示,作為政協新聞工作者,今后會繼續探索打造更多新媒體產品,把政協履職成果展示給公眾,提升人民政協制度的公眾影響力、權威性。
“下面,請獲得2019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先進單位代表上臺領獎。”主持會議的海淀區政協副主席劉恪聲音洪亮,委員代表們精神抖擻的走上臺前,笑容滿面,臺下掌聲再次響起。
這,又是一個豐收年!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