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哥們兒加油>感人事跡>圖文 圖文
“疫”霾下的武漢快遞員:一個正月往返于轉運場和醫院之間
“只有醫護人員不被感染,才能更好地治療患者。不能再讓醫護人員倒下!”
這是武漢德邦快遞司機郭根發自內心的呼聲。他已經義務運輸抗疫救援物資一個月了。
醫護人員冒死抗“疫”,后勤保障刻不容緩
抗擊“新冠肺炎”,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是最寶貴的資源。他們是呵護千萬患者的最后屏障。保護好他們,就是保護其他人的生命。
然而,隨著疫情的發展和馳援醫療隊伍的壯大,武漢出現院內感染,一線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據悉,截至2月11日24時,全國醫務人員確診新冠肺炎1716例,占全國確診病例3.8%,其中6人不幸死亡,占全國死亡病例0.4%。湖北醫務人員確診新冠肺炎1502例,武漢1102例。
事關一線醫護人員的生死存亡,事關中國能否打贏這場戰“疫”,此時,支援前線的后勤保障工作至關重要……
“疫”霾籠罩下的武漢,雖然馬路上人煙稀少,但還是能看到一輛輛滿載物資的貨車,行駛在公路上。“武漢加油”“武漢物資刻不容緩”……掛在車身的一條條白字紅底條幅,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
駕駛這些車輛的,正是馳援湖北的物資運輸志愿者。他們臨危受命,為戰“疫”前線運來源源不斷來自世界各地的捐贈物資,被媒體稱為“物流鐵軍”。今年32歲的郭根就是其中一員。
“他們是醫生,也是我們的精神支撐”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大年初一,德邦快遞在業內率先發起免費運輸通知,支援武漢防疫物資運輸。初三,看到微信群里的動員信息后,還在休假中的郭根欣然請戰。
“我是武漢人,也是一名退伍軍人,我義不容辭。”學歷不高的郭根,思想覺悟很高。前幾年,他還參加過武漢防汛支援工作。
然而,相比之前的防汛,“新冠肺炎”疫情背后的死神更加讓人捉摸不透。“說一點都不害怕,那是假話。家里人也為我提心吊膽,一開始并不怎么支持。”郭根說。但很快這種恐懼得到了有效緩解。
有一天運送救援物資,郭根第一次來到傳說中的火神山醫院,親眼見證了醫護人員在一線的辛苦。
“因為需要穿上防護服8小時不脫,好多女醫護人員來武漢前,連平時心愛的長發都剃掉了。”外來醫護志愿者們義無反顧的工作狀態和精神風貌,深深打動了郭根。“他們是醫生,也是我們的精神支撐。身為一名德邦快遞司機,能夠為他們做好后勤保障,也是很開心的。”一線醫護人員也就成了郭根的榜樣。
每天晚上回家,郭根逮著機會就和家人分享自己白天的見聞感受。慢慢的,他的家人也跟著支持他的工作了。
持續為醫護人員送物資,吃飯成難題
“這段時間在外面送貨,吃飯的問題一直沒得到很好的解決,經常早上帶走的方便面,晚上又帶回來了。”途中經常沒有熱水,郭根只能在休息的縫隙間,啃幾口隨身干糧,喝幾口杯子里的水,然后繼續投身工作。
郭根和車隊的其他同事,每天工作10小時左右,武漢的醫院基本都跑了一遍。有些緊缺的物資,需要他們連夜趕送過去。
1月29日,“我們接到通知,有一批防護物資很急,需要發往十堰的一個醫院。我和同組的牛木生一起接下了這次任務。下午6點左右從武漢江夏轉運場發車,半夜12點多抵達醫院倉庫。”這是目前郭根抗疫期間工作結束最晚的一次。
“那天夜里,好多服務區都不對外開放,中午匆忙吃了一頓,直到第二天凌晨2點左右,找到一個有熱水的服務區,把方便面給泡上了,才吃到一口熱乎飯。”回想起這段熬夜經歷,郭根記憶猶新。
連續一個月的運輸工作其實很辛苦,但郭根認為這是分內的事。“作為抗疫一線人員的后盾,每次把物資及時送到醫院,都是我最高興的時候。“也許正是份“高興”讓郭根“忘記”了開車時的饑餓。
但是,當他聽到一線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消息,他很痛心。“只有醫護人員不被感染,才能更好地治療患者。不能再讓醫護人員倒下!”郭根又更加堅定地開車出發了……
最近,在醫護人員及社會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全國疫情連續地出現向好表現。這其中,也有像郭根這樣的快遞人出的一份力。堅守崗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平凡人也能干出不凡。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