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致敬扶貧人>榜樣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

中核集團于飛:進了村里就是一家人

2020年04月30日 09:10 | 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分享到: 

2018年底,中核集團中核二四定點扶貧村——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馬它馬二村實現了村級整體脫貧。2017年11月,站在成都高速路口留下了扶貧第一張照片的于飛,還未預見這一年的艱苦與磨難,欣慰與感動。

馬它馬二村海拔最高,全村平均海拔4200米,最高4700米;條件最艱苦,共有牧民91戶,其中貧困戶30戶,沒有耕地、沒有種植業,屬純牧區,平時養殖的牦牛因宗教信仰不得宰殺,產業發展非常受限。

正因如此,馬它馬二村成了中核二四的精準扶貧對象。中核二四公司積極響應黨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布局,切實履行央企責任擔當,公司領導多次調研,先后派出兩任駐村干部,全力支持扶貧工作。于飛是第二任。

在這之前,已經有第一任駐村干部“點了燈、鋪了路、建了超市”,但對于剛剛接手扶貧工作的于飛還有很多未知的困難和挑戰,站在扶貧路上,公司的支持和自己的信心是于飛最大的底氣。

于飛(左二)

進了村里,咱就是村里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早上7點多,天剛微亮,于飛洗漱完畢,吃了一塊前一晚剩下的糌粑,喝了幾口酥油茶,把自己裹嚴實之后,便冒著刺骨的寒風走在海拔4200多米的山路間,開始了當日的走訪,高海拔讓于飛走得有些力不從心。

其實對于飛來說,盡管做了準備功課,但來到馬它馬二村,還是感覺不適應,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自然條件差,四周積雪環繞,生活艱苦;二是當地村民說藏語,聽不懂,大部分時間需要比畫才能溝通。

為繼續掌握貧困戶基本情況,了解各戶致貧主要原因和實際困難,于飛與駐村工作隊其他隊員一起,走村入戶進行走訪了解,因藏區地廣人稀,便于放牧,牧民居住極其分散,前后用了20多天時間遍訪全村各戶,重點對人口數、人均收入、生活來源、子女就學、住房安全、飲水情況、牦牛養殖數量等多方面情況進行調研。

根據縣里統一安排,于飛住在公租房。雖然不能一直住在村里,但于飛對自己嚴格要求,每周必須進村不少于2次,入戶不低于30戶,用他的話說,如果沒有親自到村民家中就不可能真實地了解其家庭,深刻地了解他們的真實困難。只有多和他們交流才能弄清致貧原因,才能因癥施策,防止脫貧后的返貧現象出現,讓他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于飛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走訪是去孤寡老人奪讓巴真家里,家徒四壁,只有一張床和一個藏式爐灶,爐灶里燒著牛糞,老人坐在旁邊取暖,外面下著大雪,這一幕深深觸動了駐村干部的心。

奪讓巴真,79歲,無兒無女,雙目失明,生活十分困難,靠政府的救助金生活,行動不方便,每次要到300米外的地方挑水。

在了解情況后,于飛第一時間召集了村兩委商定了一個詳細的幫扶計劃,先解決眼前問題,利用公司的幫扶資金為老人添置棉被、棉衣等越冬物資,給老人購置可以儲存一個星期水的不銹鋼儲水缸,然后組織駐村隊員每個星期給老人挑一缸水,每半個月到老人家打掃一次衛生。在照顧好老人生活的同時,于飛也積極落實政策和資金為老人進行了舊房改造。

現在,老人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住上了新房,性格孤僻的他從少言寡語到盼望著駐村干部去,“老人現在都能從腳步聲中知道是我來了”,于飛高興地說道,“這一點一滴的變化在感染著我,讓我更加堅定了必須要盡快讓村民脫貧的決心和信心。”

縣里到村里,這條路不長也不短,于飛已經走了兩年多,即使是風霜雨雪,也阻擋不了前行的步伐。“不去村里轉一轉,不去村民家中去坐一坐、聊一聊,不切實解決幾個問題,心里就不踏實。既然進了村里,咱就是村里人。”

盡最大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

扶貧要富口袋,更重要的是富腦袋。

經過前幾年的扶貧,很多村民對于教育,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轉變,但積極性不高,仍有少部分村民堅持地認為“學了也沒用,也不能賺錢”。

于飛深知扶智對于脫貧的重要性,一次不行多跑幾次,把誠意亮足,把事情說清,讓村民真真實實地轉變想法。

現在,依舊堅持每月組織一次牧民參加夜校學習,主要是講解傳染病防治知識、優生優育知識等,讓牧民們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接受新思想,開闊眼界、視野,改變封閉、落后、陳舊的思想觀念。“會議室里每次都坐得滿滿當當,特別有成就感。”于飛說道。

“抓教育要從兒童開始”。中核二四公司積極實施教育扶貧“培苗計劃”,先后資助4名貧困大學生。

“千苦萬苦不能苦孩子,我會盡最大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孩子掉隊。”為此,于飛多次奔走村里各戶勸說家長讓孩子們上學。

2018年7月8日早上8點,于飛和第一書記白瑪丹珍、村干部尼瑪拉姆翻山越嶺走了3個多小時,才到貧困戶甲它家。他的女兒德吉青措7歲多了,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但因路遠、家貧及藏區落后的思想等原因,一直沒能上學。

“我是扶貧干部,學校明天就上課了,怎么小德吉還沒去報到。孩子上學有困難跟我們說,我們可以解決,有其他需要幫助的都可以告訴我們,但是孩子不能不上學的。”

“孩子不想上學。我跟她阿爸都沒上過學。上學能做什么,能放牛嗎?能讓牛長得快一點嗎?而且上學要花很多錢。”

“這你不用擔心,我們國家有‘控輟保學’政策,為了能讓孩子念書,學費國家全都給免除了。”

在于飛和小德吉的母親攀談著的同時,小德吉正跟著奶奶在山上放牛。

撥開高原上空的層云,正午的日光緩緩降落,拂過青山,灑在衣衫上,又彈落在小姑娘的眉梢發畔。

于飛問道:“小德吉,你真的不想上學嗎,上學好處可多了,能走出高原、走出大山,等你考上大學,畢業后可以成為記者、教師,也可能成為村干部,甚至可以學到如何養牛長得更快……”

“叔叔,我想上學,不想跟著奶奶放牛了,對面山上的哥哥姐姐都去上學了,我也要去”。小朋友突然跑過來拉著于飛的手,哭著說了些什么,因為是藏語并未聽懂,第一書記翻譯給于飛聽。

一直拉著于飛的小手看上去已經很久沒有洗過了,但是孩子卻用最天真、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表達著想上學的訴求,“我答應她了,無論如何也要讓她上學”,這是駐村干部的堅定承諾。

經過多次溝通、加上政府的扶持和公司的資助,現在小德吉青措已經和哥哥姐姐們一樣,成為一個小學生了。

馬它馬二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不上學,或者被送去寺廟。于飛跋山涉水,照著名單,挨家挨戶給他們宣傳政策,講讀書的好處。

雖然磨破了十幾雙鞋,但效果是好的。每走過一家,就有一個孩子背上書包。因為高原缺氧,加上過于勞累,于飛暈倒被送進醫院搶救,稍微好轉后又開始走家串戶了……目前,馬它馬二村實現了適齡兒童100%入學。

努力沒有白費,終于結出了碩果

開會沒有房子和凳子,建房沒有鋼筋、沙子和水泥,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似乎很難和現在城市化的生活畫上等號。馬它馬二村便是如此。

于飛第一次看到原來房子可以這樣建,因為運輸遠、成本高,所以砌墻用的石頭和泥巴都是從遠處用背簍背來的,不分男女,大家一起干活。

為了農房“五改三建”順利實施,于飛可是沒少跑,全方位開展全村宣傳發動工作,解讀政策,耐心做他們的思想工作,引導村民積極支持,讓村民明白究竟“建什么、改什么”。

“五改三建”,其實就是改風貌、改屋頂、改廚、改廁、改圈,改廁配套建設、庭院建設和補助貧困戶建房。目前,新農村建設“五改三建”已全部完成,貧困戶也住進了通電、通水的新房子。

雖然扶貧工作千頭萬緒,但于飛總能沉著應對。在多次的語音通話中,于飛總是說到一句話,“精準扶貧不是給錢給物,是要幫助村民找到持久脫貧的運行模式”。

早在2017年,中核二四公司資助在村里成立了“農合超市”,主要是為了滿足村民日常生活所需,同時服務318國道過境游客,并將高原農產品與超市對接,打通銷售渠道,搞活商品流通。

換句話說,這個超市,是用來脫貧致富的,是村民可以換來收入的“聚寶盆”。

于飛接過扶貧“接力棒”的同時,也接手了超市,在合作模式上進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在超市試運營結束后,2018年1月20日實現了第一次村集體經濟分紅,同年9月又進行了第二次集體經濟分紅。

在分紅現場,村民一手緊緊攥著分紅的錢,一邊激動地對于飛說:“實在太感謝中核二四公司和你們駐村干部了,不僅我們家,我們村子都分到了錢,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這一嘗試,讓貧困的馬它馬二村實現了有史以來真正意義上的集體經濟分紅。

如今的馬它馬二村,一條條平坦寬闊的道路通到了家門口,連接了無數致富心聲;一個農合超市讓當地村民再也不用奔波到很遠去采購生活物資,也為過往的旅友提供便利;一束束閃爍的燈光讓貧困戶們告別黑暗,臉上溢滿了幸福……2018年底,馬它馬二村已經實現了村級整體脫貧。

看到一項項成果在扶貧村落地生根,于飛的心里也落下了一塊大石頭,由于長時間高強度的脫貧攻堅工作和饑一頓飽一頓的駐村生活,在他身上留下了許多毛病,因多次右腎積水沒能及時治療,這次被醫生強烈建議住院治療,這不,剛剛手術成功的于飛第一時間關注村里情況,生怕錯過什么消息。

草長鶯飛時節,在雪域高原的一個小山村正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發展景象。而我們的扶貧干部依舊打算在手術后回到扶貧村,鞏固扶貧成果,他說,“我和這些藏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我永遠都會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扶貧 村里 村民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人妖系列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2021 | 亚欧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