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藝術圖錄在書畫鑒定中的作用

2020年06月12日 14:51 | 作者:彭曉東 | 來源:美術報
分享到: 

在書畫鑒定里面,時代風格和個人風格是鑒定的主要依據,其他如印章、裝裱等都屬于鑒定的輔助依據,藝術圖錄也是書畫鑒定的輔助依據之一。藝術史學家白謙慎先生曾說:“在我的老師班宗華先生那個年代,學生要花大量的時間來閱讀圖片,記憶各家畫風和作品的局部細節。”這個即是說明了作品圖像對于書畫鑒定的重要。因為書畫鑒定首先是通過眼睛來觀察書畫作品本身,然后經過理論分析,而得出鑒定的結果。而在得出結果的過程中,前期是有大量的圖像資料記憶儲存在大腦里面,可以提出來與之比對,大腦里面的圖片資料越多,得出的結論會越接近事實。

如果你對一個人很熟悉,即使只看到某人背影或者聽到了其聲音也知道是誰一樣。在書畫鑒定也是這樣的道理,我們很多的鑒定界前輩都是博聞強記,這是他們成功的因素之一。20世紀的書畫鑒定大家王季遷先生一生活躍于藝術品市場中,在他的鑒定生涯初期就已經在博物館中至少看過7000余件作品。圖像會直觀地讓人了解藝術作品主題和意義。所以記憶圖片、閱讀圖錄是利于書畫鑒定的。

從現在文獻資料看,我們重視研究圖錄的歷史比較早,且圖錄研究是文獻研究的一種。宋代學者鄭樵在其《通志》一書專門有《論圖譜》一文,茲錄部分如下:“今總天下之書、古今之學術,而條其所以為圖譜之用者,十有六:一曰天文,二曰地理,三曰宮室,四曰器用,五曰車旗,六曰衣裳,七曰壇兆,八曰都邑,九曰城筑,十曰田里,十一曰會計,十二曰法制,十三曰班爵,十四曰古今,十五曰名物,十六曰書。凡此十六類,有書無圖不可用也。”對于圖譜的文獻價值和功能都提出了看法,并特別指出,書,要圖文結合才好。這個理念和我們現在出版圖書一樣,講究的是圖文并茂,讀起來會比較輕松。

再者,南宋王應麟編撰《玉海》204卷,里面有很多章節是以各種圖樣來表示天文、地理、官制、食貨等21門類。以及部分金石學著作如《宣和博古圖》、呂大臨《考古圖》等也是以圖成書。可見,以圖像形式編撰書早在宋代就已經盛行。從以上舉出的書籍來看,圖像成書的形式主要用于科技、生活類多,而書畫類還是以文字著錄為主,由于當時社會條件的限制,書畫圖錄以文字著錄形式,宋朝后持續了比較長的時間。

我們查閱著錄書的作者,多數在鑒定上下過很大功夫,對我們現在還有借鑒意義的歷代書畫著錄書,如宋代《宣和畫譜》、宋代米芾《畫史》、明朝張丑《清河書畫舫》、清朝高士奇《江村銷夏錄》、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清乾隆《石渠寶笈》、清朝蔣光煦《別下齋書畫錄》、清朝顧文彬《過云樓書畫記》、清末龐元濟《虛齋名畫錄》等。以上這些著錄書從作品的紙絹、尺寸、形制、書體、款識、裝裱、題跋、圖章、來源、拆改、變動或者評論和鑒定意見等內目都有很詳細的記述,盡管缺少圖像的記載,但只要我們仔細審讀了這些著錄書,也能大致了解書畫面貌,同時,傳達出來的書畫鑒賞理論知識是很實用的。

余紹宋曾評論《畫史》一則云:“辨古服制一條最精,乃作故事畫不可不知者。”從另一方面說,如果在鑒定某一件書畫作品前,可以通過著錄了解與該作品有關情況,以此與實物對比,為鑒別做出正確的判斷提供幫助。對于想要學習鑒定書畫的人來說,這些書也是必備的工具書籍。同時,很多在這里面著錄過的作品現在都有留存下來,我們稍有留意會在各個博物館里看到原作。

近代隨著印刷術和照相術的發展,有關藝術圖錄的書籍也逐漸多起來。圖錄是圖像學的研究范疇,誠如,英國美學家克萊夫·貝爾定義:圖像學是對視覺藝術的歷史探究。圖像學是西方研究藝術史的方法之一,在國內的具體實際運用是在20世紀80年代。而從現在藝術史研究表明,圖像學研究對于書畫鑒定是有幫助的。我們大腦對于圖像更容易記憶和理解。

通過整理統計,近代有代表性、圖文結合以及在現在藝術品市場中運用比較多的圖錄,分為以下幾類:藏品類圖錄、展覽類圖錄、印鑒類圖錄、拍賣圖錄。每個類別舉例如下:

1. 藏品圖錄。這類圖錄一般都是以公藏作品為主,且編撰的人員書畫研究都有比較高的造詣。在現在藝術品市場中,受市場青睞的,如1908年由黃賓虹、鄧實創刊的《神州國光集》;1930年10月起至1936年9月止的《故宮書畫集》;1959年,鄭振鐸編《中國歷代畫集》;1983年由謝稚柳、啟功、徐邦達、楊仁愷、劉九庵、傅熹年等人組成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共計24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與楊仁愷著《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筆記》一起參閱研讀;2005年由浙江大學和浙江省文物局主持開展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先秦漢唐畫全集》《宋畫全集》《元畫全集》《明畫全集》《清畫全集》)”編纂、出版。東西很好,價格也不菲。

2. 展覽類圖錄。一些大型的博物館機構、藝術院校、美術館以及名人藝術館、紀念館等策劃出版的學術展覽書、作品集可以關注,因為這些公立的機構,對待這些展示活動時,一般都會比較嚴格,也會請一些專家學者對展品背書,撰寫一些研究型文章。如1936年《支那名畫寶鑒》雖距今70余年,因其具有極高的存真性和稀見性,仍是公認的中國古畫鑒賞必備書,被古畫藏家奉為判斷古畫真贗的鑒寶圭臬,在拍賣藝術市場屢受熱捧,現在市面上有重版。其它還有1937年薛君銓編《晉唐五代宋元明清名家書畫集》等。

3. 印鑒類的圖錄。對于收藏古代書畫作品來說,比對印鑒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旁證。據記載,1940年王季遷、孔達為合寫《明清畫家印鑒》圖錄,他們花了三年時間,看了當時全國90%的書畫。此后,這書也成了王季遷買畫常用的旁證之一。《明清畫家印鑒》是鑒定界最早編撰的圖錄,收錄了明清大畫家、收藏家的各種印章。1987年上海博物館編《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收錄了自唐代至現代已故著名書畫家及收藏家共1228人的印鑒和款識計23000余件。2008年由鐘銀蘭主編《中國鑒藏家印鑒大全(套裝上下冊)》共收錄上自唐代,下迄近現代已故鑒藏家共634人的15000余件印鑒。

4. 拍賣圖錄。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大小拍賣公司井噴式發展,各大拍賣公司通過印制拍賣圖錄架起了公司與藏家的溝通橋梁。有了拍賣后,很多我們在書上看的黑白插圖作品原件逐步流入了市場,而這些流入市場的途徑都是經過各大拍賣公司。如2018年11月26日,宋蘇軾《枯木竹石圖》出現在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會上,且拍出4.1億港幣天價。所以,一些好的拍賣公司的拍賣圖錄,都是可以用來學習的好材料。經過筆者十來年市場經驗,如杭州西泠印社拍賣公司的圖錄可供學習參閱,尤其是古代專場的圖錄,拍賣圖錄上盡可能地把作品信息都識文出來,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以上歸納的這些書籍,如果經常翻閱記憶對于書畫鑒定大有裨益。

筆者經驗,如購買藝術圖錄,盡可能選擇藝術家全集,因為全集比較翔實記述了藝術家一生經歷,囊括了各個時期的藝術代表作品。如《八大山人全集》等,都是很值得學習的參考資料。如果藝術家沒有全集的,選擇精品集,盡量不要購買合集或者選集。購買藝術圖錄時,出版社以及編者亦是要注意的因素。

實踐表明,多閱讀前人著錄書鑒定經驗知識,初讀可能不一定明白,古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自會在腦海浮現出圖畫形式;多閱讀和記憶藝術圖錄于鑒定十分有用。

編輯:楊嵐

關鍵詞:圖錄 書畫 鑒定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高清电影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 在线午夜爽爽影院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