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致敬扶貧人>精準扶貧優秀案例巡禮 精準扶貧優秀案例巡禮
國投《2019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22日電 國投《2019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首次在線發布。這是國投連續第12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連續第4年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評為五星級報告。
國投《2019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繼續以“五心行動”社會責任品牌為主體架構,系統闡述集團在政治、經濟、環境、社會、海外五個方面的履責實踐,通過三個責任專題、五個基層員工故事、眾多利益相關方的評價,真實全面地展示國投全心全力創造綜合價值,一心一意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責任擔當。
關注民生 聚焦脫貧攻堅
2019年,國投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服務國家戰略,加快推進新業務發展,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全年實現經營收入1556億元,同比增長16%;年末資產總額631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01億元,創歷史新高;連續15年榮獲國務院國資委經營業績考核A級,連續5個任期榮獲“業績優秀企業”。
國投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到國投京唐港調研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國投堅持定點幫扶與基金產業扶貧兩輪驅動,探索精準扶貧長效機制。2019年,國投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加大人員和資金投入、持續創新幫扶方式,助力定點扶貧縣如期脫貧。截至2019年底,國投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32.83億元,派出掛職干部115人,惠及貧困人口132萬人,使貧困發生率從38.1%降到0.09%。2020年3月,國投定點幫扶的貴州省羅甸縣、平塘縣,甘肅省寧縣、合水縣4個扶貧縣全部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國投各成員企業參與幫扶的20個縣、23個村已經全部脫貧摘帽。國投連續3年在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考核中被評為“好”。
2019年,國投參與設立并管理的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342.05億元,完成投決項目31個,金額103億元,覆蓋國家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據測算,已投項目完全達產后,可帶動48萬人就業,每年為就業人口提供收入35億元,為地方政府提供稅收26億元。
在國投幫扶下,合水縣的肉羊養殖走上了專業化道路
同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為了響應和確保黨中央“疫情防控阻擊戰”重大決策的貫徹落實,國投當先鋒、作表率,累計向全國疫區捐贈現金6320萬元,捐贈消毒酒精800噸以及糧食、口罩等物資,折款745萬元。推出大型線上招聘活動“春暖花開 國聘行動”,聚焦應屆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地區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助力穩就業。截至6月中旬,“國聘”平臺累計入駐企業6700多家,發布崗位近80萬個,平臺求職頁面瀏覽量1.1億次,收到簡歷超過390萬份。
國投向武漢捐贈酒精消毒液
同時,面對嚴峻復雜的境外疫情形勢,國投努力做好境外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和捐贈,助力全球疫情防控。截至2020年3月,國投向境外當地政府、合作伙伴和下屬企業捐贈口罩14.5萬只、護目鏡5500副、醫用防護服5000套,以及呼吸機、測溫門、紅外熱成像掃描儀等物資。
履行責任 深化“五心行動”
從心出發:主動服務國家戰略
2019年,國投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督促指導1萬多名黨員參加主題教育,取得了預期成效。以“卓越黨建管理成果年”為抓手,大力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匠心經營:科技投入翻一番
2019年,國投堅持創新發展理念,通過控股投資和基金投資聯動,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積極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2019年科技投入14.9億元,同比增長101%;獲得授權專利321項,其中發明專利101項。國投以基金投資方式為先進制造、高新科技領域企業“賦能”。
傾心守護:融資案例被聯合國氣候峰會收錄
2019年,國投優先發展水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全年清潔能源裝機比重占總裝機容量的62%。加快發展燃料乙醇產業,促進生物質能源發展。積極布局環保產業,中國水環境安康江南再生水廠正式投產運營、成功中標海口等污水治理項目。探索綠色融資,“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中投保投融資促進項目”作為金融支持綠色發展的典型范例,被收錄至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倡議案例匯編》。
真心奉獻:資助貧困學生6000多人
國投重視社區、民眾、員工等利益相關方訴求,盡己所能將利益相關方訴求化為履責行動。2019年國投對外捐贈總額7640萬元,通過公益捐款、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資助貧困學生6000多人。
雅礱江水電開展兒童助學志愿服務活動
愛心相通:融入本地社區做全球優秀企業公民
2019年,國投電力參與投資的蘇格蘭比特瑞斯海上風電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不僅為當地45萬戶家庭提供清潔能源,同時也為當地創造大量的就業和采購機會。國投電力成功進入泰國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助力當地環保產業發展。國投礦業向約旦瓦迪穆薩女子學校開展捐贈,關愛當地學生成長。(高君明)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