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成長·導航
留守下,那些頑強生長的“苔花”
——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白描
新聞背景:
●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陸續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2016)、《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文件,明確將為農村留守兒童及其他困境兒童提供關愛服務提高到國家政策層面。
●2020年7月10日,全國政協召開了以“關愛農村留守老人兒童”為主題的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委員們就留守兒童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2016-2020年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林丹華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課題組對安徽、河南、貴州、江西、湖南等地的留守兒童進行了深入的調研。通過調研觀察和大樣本的數據分析,提出留守兒童關愛新思路,為政策制定、委員參政議政提供參考。
疫情下,既幸福又難過的陪伴時光
“如果讓你畫一棵樹來代表你近期的生活,你會在這棵樹上畫一些什么?”
“我畫了一個蘋果,因為疫情讓爸爸媽媽和我們待在一起的時間變長了,我很幸福。但是也正是因為時間長了我才發現爸爸媽媽平日里會經常爭吵,有時候夜里會吵得很兇,我很難過。因為身邊好多同學的父母都離婚了,我就躲在被窩里偷偷地哭……”靦腆害羞的小霞(化名)講述了她畫里的心情。
這是6月28日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留守兒童課題組第二次來到安徽省臨泉縣調研后,調研組成員傅雪薇在和學生做心理測試時的互動對話。
臨泉縣地處皖西北,近年來,有10多萬孩子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成為留守兒童。小霞今年14歲,是臨泉縣眾多留守兒童中的一員。從記事起,她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父母分別在不同的城市打工,聚少離多。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春節后她的父母沒有返回到打工的城市。不工作,也就意味著沒有了經濟來源,再加上夫妻兩人平時很少見面,在家期間經常因為一些小事而發生爭執。“小霞心中的蘋果是一顆既幸福又難過的果實,在留守兒童的生活里,能夠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珍貴,他們渴望了解父母,可是這樣的機會卻很少。為了讓父母安心,他們只能小心翼翼地表現出堅強?!备笛┺备嬖V記者她的發現。
課題組的弓鑫鈺在調研中也發現同樣的問題。8歲的鵬鵬(化名)從小也跟著爺爺奶奶長大。一直在北京打工的父母,平時就在經濟上彌補他們對孩子的虧欠,鵬鵬想買任何零食或者玩具,他們都會滿足,只關注學習結果,不關心成長過程,一味叮囑“考個好成績”。由于北京的第二波疫情,春節后他們一直沒有返京,在家久了,家庭矛盾也開始不斷上演?!耙郧?我生活在一個沒有批評的世界里,即便是我的作業沒完成他們都不知道。現在,他們每天因為我的學習而發脾氣?!弊岡i鵬不理解的是,為什么“現實中”的爸爸媽媽和“電話里”的不一樣。
現在,很多家長已經陸續返回到了打工的城市。而他們剛剛和孩子分開時,一天打一個電話,后來一周打一個電話,再后來一個月打一次……最后電話被繁忙的工作取代,直到過年回家。
“孩子的童年不能回爐,成長不能等待?!北本煼洞髮W心理學部教授、該課題負責人林丹華建議在外打工的家長,不管有多忙,一定不要忽略了親情溝通?!凹幢悴荒苁睾蛟诤⒆由磉吪惆槌砷L,也一定要多通過電話、視頻等途徑實現親情陪伴,在溝通中及時發現成長中的問題,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讓‘云端’的愛不缺席。”
“留守”下的成長之“傷”
調研組成員之前在很多地方調研時,發現很多孩子身上有傷疤,這和他們無憂無慮的年齡極不相稱。
“孩子們身上的一些傷疤源自意外受傷。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疏于對留守兒童的照顧,加上家中長輩的監管力度不到位,留守兒童遭遇意外傷害的比例會遠高于非留守兒童?!睆睦蠋煹姆答伜屯瑢W們的自述中調研組得知,除了這些意外傷害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由于他人或自己故意劃傷而留下的傷疤。
調研中,玲玲(化名)手臂上一道長長的疤痕,引起了調研組成員王雨琰的特別關注。“每次考試成績差,他們就在電話里吼我。很多時候,我心里很難受,但也不知道該怎么做,就用小刀在手臂上劃出一道道的傷……”讓王雨琰更為心疼的是,自殺想法和自殺嘗試行為,在學生中并非玲玲一個,“在調研的班級,幾乎都發現學生曾有過自殺的想法……”
除了自傷,同伴欺凌現象也較為突出。調研組成員于成告訴記者,之前,調研團隊在某所學校施測時,短短的10分鐘課間休息時間,他們就發現了兩起同伴侵害事件。讓他們感到難過的是,兩次被侵害的學生是同一個男孩,而在受到同伴欺凌后,他沒有反抗,沒有告訴老師,而是選擇了忍氣吞聲。
調研組在問卷測查巡視過程中發現,除了自傷、欺凌行為外,吸煙行為在留守兒童群體中也較常見。一位初二女生琳琳(化名)在問卷中“吸煙頻率”項填寫的“每天超過一支”的答案引起調研組的關注。“第一支煙是同學遞給我的,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吸煙?!薄澳惆职謰寢屩绬?”當調研組問到這個話題時,琳琳低下頭難掩失落地說:“我爸媽不在家,他們出去打工了,沒法管我……”
留守兒童的這些行為問題與課題組之前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拔覀儗碜匀珖煌洕l展水平的10個省份的20個區(縣)的大數據調查顯示,在過去的一年中,與其他類型兒童相比,留守兒童的自傷和吸煙行為發生率均為最高,分別為39.9%和11.1%;同伴侵害發生率為25.9%,比農村普通兒童高5.1個百分點,比城市普通兒童則高出9.6個百分點?!绷值とA表示,留守兒童長期處于親子分離的背景下,缺少日常監督和指導,缺乏關愛,存在較為普遍的問題行為。疫情期間,由于負面情緒、壓力等各種因素疊加,問題更明顯。
針對疫情對留守兒童的影響,2020年2月24日至3月20日,課題組對遼寧、安徽、貴州、廣西、河南等12省做了調研。結果發現,疫情下留守兒童的情緒問題、學業問題和親子關系問題比較突出:疫情期間有17%和12%的留守兒童出現了害怕和焦慮的情緒,出現壓抑、恐懼和悲傷情緒的留守兒童分別為8%、6.5%和6.8%。同時家長對于如何安撫兒童的情緒也表現得無所適從;8%的家長表示疫情期間孩子無法很好地自主學習,對孩子的課業表現出無能為力。此外,因為網絡等問題,一些留守兒童無法高效地參與學校開展的線上課程,亦引發了兒童與家長的焦慮情緒;疫情期間父母有較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但父母又缺乏必要的教養方法和親子交往技能,導致親子沖突增多,良好的親子關系有待建立。“根據國內外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影響的基本規律,預計在疫情結束后的一年或更長時間里,一些留守兒童將面臨著持續且較為強烈的學業問題、情緒問題和行為適應問題,應引起各級政府、學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并采取有效舉措進行預防干預。”林丹華呼吁。
“調研中我們觀察到,很多教師對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很關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針對性地溝通、解決?!闭{研組發現,基層農村教師的心理服務能力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疤嵘處熜睦斫】捣漳芰Φ穆窂接泻芏?但最高效的一點是完善教師培訓機制,特別是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展大范圍的教師培訓,把其需要的兒童心理發展與促進的基本理論、基本規律以及解決方案等帶給廣大教師,從而為學校老師提供充分的資源實施精準幫助?!绷值とA說。
“向陽而生”的心態和意愿
破舊狹窄的教室桌椅、破舊的書本和被磨損的文具;混合著腳臭味和腥味空氣的宿舍,臟亂不堪的廁所,水漬混合著油漬的地面、擁擠的食堂、單一而簡單的菜式……這是調研組團隊眼中很多不同地方的留守兒童相似的學習生活環境。
“盡管生長環境如此艱難,但這些孩子反而格外珍惜學習的機會,自主性更高。他們中有不少人身上擁有頑強、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學習愿望?!绷钫{研組動容的是,在缺乏物質資源的環境下,大部分留守兒童都懷有向陽而生的心態和意愿。
“當我走近他們、微笑著回應他們的問題后,我發現孩子們都表現出了一種特別開心的樣子:小眼睛往下彎、小嘴角往上翹,他們仿佛是被我格外‘關注’了一樣。”在調研組成員李曉燕的腦海中,之前調研的這些畫面讓她久久難忘?!斑@些孩子宛如苔花,在艱難的環境中頑強地成長,但他們所表現出的并非全是問題和不足,他們仍擁有成長中一些必備的積極品格?!崩顣匝喔嬖V記者,這些積極的方面一旦被關注到或者被肯定后,他們臉上流露著愉悅,眼睛中綻放著力量和信心,這些希望和信心能夠發揮他們的能動性,化“逆境”為動力。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學校、家庭、社區‘三維’促進體系有序運行,才能夠形成濃郁的關愛和促進的氛圍與合力,實施‘減少問題’和‘促進積極發展’并重的留守兒童關愛新舉措,滋養孩子心田里那一顆顆向陽而生的種子?!边@是林丹華推動這些工作的初心。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留守 兒童 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