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扶貧>典型案例
“女茭白大王”送茭白入川 助力縉云茭白寫下浙川幫扶新篇章
“谷雨迎立夏,萬物皆長大”,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3000多畝從浙江縉云遠嫁而來的茭白已是滿眼碧綠,生機無限。從2018年小范圍試種成功,到2019年發展到2000多畝,再到2020年超過3200畝,三年時間里,縉云茭白在四川南江扎根,并穩步發展成大產業,幫助400多位貧困戶實現脫貧。這些成就的背后,是縉云縣委縣政府對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高度重視,將縉云優勢農業產業傾囊相授“復制”給南江縣,也飽含著縉云“女茭白大王”李春萌援川的一腔熱情和一份堅持。
20多年,讓縉云茭白成長
茭白是我國特有的水生蔬菜,質地鮮嫩,味美適口,營養豐富,與莼菜、鱸魚并稱為“江南三大名菜”。上世紀90年代,縉云壺鎮一帶農民開始規模種植,供應本地市場,效益可觀,茭白產業在縉云逐漸發展起來。那個時候的李春萌夫婦還在永康做著香菇買賣。在一次偶然交談中,了解到茭白將成為縉云新的農業支柱產業,敏銳的李春萌夫婦嗅到了一個新的商機。在第二年,李春萌夫婦便嘗試性地收購茭白賣到外地去。
為了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李春萌租了5畝農田,開始研究種植技術,自己試種起茭白。經過3年不斷試驗,李春萌成功種出了一年收割兩季的“雙季茭”,不僅提高了產量,還成功錯開了茭白上市的高峰期。“雙季茭”加上縉云大洋等地的高山茭白,市場上,一年中有9個月都有縉云茭白供應市場。
2008年,為了更好地整合資源,李春萌夫婦牽頭成立五羊灣果蔬專業合作社,目前社員達到107名。李春萌夫婦不僅把種植技術無償傳授給了村民,還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市場銷售上,保證種植戶的利益。20多年來,他們的足跡遍布臺州、景寧、慶元、福建、江西等地,“小茭白”越走越遠,市場越來越大。據統計,2008年以來,李春萌帶領下的五羊灣合作社帶動壺鎮農戶增收達4500多戶,輻射周邊基地16000多畝,憑借銷售渠道,五羊灣的茭白不僅銷往杭州、上海、香港等地,還遠銷日本歐盟。到2018年,縉云茭白種植面積達6.5萬畝,年產量10萬噸,年產值4億元,全產業鏈產值12.5億元,產業規模位居全省第一,享有“中國茭白之鄉”美譽,茭白成為了所到之地的“富民茭”“致富茭”。
結對幫扶,縉云茭白千里援川
在新一輪的浙川結對幫扶活動中,經前期實地考察,根據溫度、光照、土壤、緯度、海拔等數據分析,南江縣理論上適合茭白栽植,浙江省縉云縣與四川省南江縣第一時間建立起“茭白扶貧”協作關系。為響應國家號召,縉云縣五羊灣果蔬專業合作社積極與南江縣長赤鎮、紅光鎮人民政府達成《縉云—南江茭白產業發展合作協議》。
2018年4月6日,經過長達43小時運輸后,13.8萬株茭苗落地千里之外的南江,建立紅光鎮茨竹村,長赤鎮蓮池村、永新村三個種植基地65.4畝。
茭白種植技術含量高,為確保當地農民種得活、有收益、能脫貧,李春萌派出了自己最能干的弟弟李德鵬長期蹲點南江,田間地頭手把手帶徒弟指導種植。同時,建立“茭白微信群”,每天掌握茭白成長狀況,單季茭、雙季茭同時試種。
經過科學指導,精心管理,2018年65.4畝茭白試種成功,直接帶動茭農37戶150人增收,帶動貧困戶17戶64人脫貧,村民通過務工、土地流轉、村集體分紅等渠道實現增收2400余元。
在技術輸出的同時,縉云縣五羊灣果蔬合作社積極邀請南江茭白種植戶和南江致富帶頭人到縉云茭白基地實地學習,參與茭白收割、育苗、采茭、銷售實踐,并免費提供實踐基地、食宿。通過親身實踐、培訓取經,南江縣300多名茭農看到了茭白效益,增強了信心,他們也從一張白紙變身技術農民。2019年南江縣的茭白種植面積達到了2000多畝,實現了“要我種”向“我要種”的華麗蛻變。
南江茭白試種成功后,為保障茭白產品順利銷售,提高茭農積極性,促進茭白產業在南江的進一步發展,縉云縣五羊灣果蔬合作社專門制定《2018年南江茭白銷售方案》,幫助茭農把豐收后的南江茭白,運往周邊成都、重慶和西安等大城市,填補了成都、重慶、西安等城市市場空白,銷售前景可觀。2019年南江茭白就賣到了西安、成都等周邊大城市,也入駐了永輝、一品等連鎖超市。
幫扶顯成效,攜手奔小康
付出總有回報,如今縉云美人茭已經在南江結出“碩果”。2019年,紅光鎮茨竹村整村推進,全村種植茭白300多畝,帶動50多戶貧困戶種茭增收,涌現出一批茭白種植能手、技術骨干和銷售大戶,今年該村種植規模突破了400畝。
長赤鎮蓮池村的貧困戶劉昌國,2018年到縉云縣學習茭白種植、育苗、割茭等技術,當年試種茭白2.5畝共收入2.494萬元。2019年劉昌國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到7畝,把家里的水田都種上了茭白,脫貧效果可觀,劉昌國本人也已成為南江縣本地茭白種植的“土專家”。長赤鎮永新村的貧困戶馬顯福,2018年以長豇豆種植為主業,試種茭白10余畝,結果長豇豆種植虧了本,茭白卻賺了6萬多,2019年,馬顯福聯合其他兩位朋友組建樂土農業有限公司,流轉土地300畝全力發展茭白,2019年產值達200多萬元,實現從貧困戶到“暴發戶”的轉變。紅光鎮茨竹村村民主任、致富帶頭人馬明,2018年試種茭白14畝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換了新車。
南江縣通過“村集體+合作社+大戶+小戶”模式,2019年已建立14個茭白種植基地和扶貧車間,2個茭白冷鏈庫和2個交易市場,幫助2000多人就近就業,帶動了3414名貧困戶增收。
2020年,南江縣計劃投入東西部幫扶資金452萬元,著力將茭白培育成當地主導農業產業。根據計劃,今年南江縣將發展3235畝茭白連片種植面積,預計可出產茭白5000多噸,產值突破3600萬元,將直接或間接帶動周邊6300個貧困群眾持續增收。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茭白 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