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法治時評
鏡頭里的世界也要有法治底色
凌鋒
近日,一名網紅博主拍攝的視頻顯示,其曾帶外國游客進入陜西省靖邊縣龍洲丹霞地貌景區,并通過當地村民引導進入“禁止入內”區域,在丹霞地貌上隨意行走。7月7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當地警方獲悉,已找到3名涉事游客,并對其口頭傳喚。本案的具體細節正在調查中,最終結論如何,還有待觀察。
技術的進步使原本高高在上的攝影設備“飛入”了尋常百姓家。普通人在快速制作影像作品的同時,也能夠借助他人的鏡頭,見識更為遼闊的世界。傳播學大師麥克盧漢“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論斷,似乎更為精準地體現在這個時代。通過各類互聯網視頻平臺,遠在天邊的風土人情變得觸手可及,“地球村”以前所未有的生動形式出現在人們眼前。
但互聯網視頻行業也有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從某種角度來看,這個過程也是與各類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作斗爭的過程。今年上半年,各地各部門開展了“掃黃打非·新風”集中行動,專項整治網絡直播亂象,嚴厲打擊非法直播平臺、淫穢色情直播內容,有關部門還通報了7起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低俗有害信息典型案件,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通過這些年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與互聯網視頻行業發展之初相比,可以明顯感受到,低俗等有害信息少了,正能量內容更豐富了。與此同時,人們對視頻制作時經常涉及到的知識產權、肖像權、隱私權等法律問題也更加關注,自覺守法的意識不斷提高。
當然,這些還遠遠不夠,特別是當人們的鏡頭幾乎覆蓋整個現實世界的時候,理應講更多的規矩、守更多的法。就此而言,上述擅自到丹霞地貌景區拍攝的行為,就是負面案例。此外,筆者也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名網絡主播為了所謂的效果,竟然和拍攝對象步行到高速公路上擺拍,且把這種經歷作為自己“專業精神”的證明,
完全罔顧自身、他人的人身安全和公共交通秩序。這種行為既違反有關規定,更與公民所應具有的守法意識相背離,不僅把自己置于危險境地,而且起到了極其不好的示范作用。
鏡頭里的世界也要有法治底色。不僅視頻內容本身要合規合法,視頻制作的整個過程也應經受法治檢驗。做到這一點,固然需要“拍客”們不斷提高自身法治素養,但更為關鍵的是視頻平臺要擴充有關視頻上線的法律風險提示,并研究通過技術手段、開設舉報通道等讓有瑕疵的視頻及時下架。監管部門在加強行業管理的同時,也應充分發揮正反面典型案例的宣傳教育作用,讓更多人都知道,鏡頭能夠“一鏡拍天下”,法治同樣無遠弗屆。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視頻 丹霞地貌景區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