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法治時評

讓公共法律服務更有溫度

2020年07月15日 16:44 |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分享到: 

曹溢

6年打了10多場官司,最近,湖北省恩施州太陽河鄉茅湖淌村村民張某和袁某,在鄉政府法律顧問的幫助下,拿到了自己應得的工傷賠償款,這起長達6年的信訪積案得以平息。

將農民工、低收入群體、殘疾人等特殊群體作為公共法律服務的重點對象,《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印發一年來,各地結合實際深入實踐探索,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有的地方開通困難群體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推行當天申請、當天受理、當天指派律師;有的地方創新移動端法律服務模式,實現法律維權“掌上辦”“指尖辦”“隨時辦”;有的地方深化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平臺功能建設,著力打通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這些改革創新舉措,保障了群眾合法權益,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了法律服務普惠化、均等化,贏得了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不必諱言,當前公共法律服務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城鄉間、區域間法律服務發展不均衡;偏遠山區、田間地頭普法宣傳力度不夠;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整合不充分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保障,必須抓緊補短板、強弱項,讓公共法律服務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成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有溫度的服務。

讓公共法律服務更有溫度,提升群眾知曉率是前提。作為政府公共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法律服務說到底是為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再香的酒也怕巷子深。特別是對于農民工、殘疾人、老年人、青少年這樣的特殊群體,本身接收信息渠道少、依法維權意識弱,合法權益更易受到侵害。這就要求普法宣傳具有針對性、實用性,扎根基層一線、貼近重點人群,將公共法律服務打造成“抬頭能見、舉手能及、掃碼可得”的貼身服務。

讓公共法律服務更有溫度,群眾滿意率是落腳點。高品質的服務,自己會說話。以往,一些農民工為了能拿到拖欠的工資,往往愿意讓步、“私了”。如今求助法援律師,除了討回工資,還能依法拿到超出農民工期待的加班費、經濟補償金等,這就是“有困難,求法援”成為越來越多農民工首選的重要原因。可見,只要公共法律服務管用、好用,群眾自然信得過、想得起、用得到。各級黨委政府應切實負起責任,從群眾需求和存在的問題入手,找思路、想辦法、解難題。推動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務績效評估和規范柔性公共法律服務的相關制度,讓群眾享用到更加優質、溫暖的法律服務。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公共法律服務 溫度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三级中文版AV片 | 日本免费更新一二三区不卡 | 日韩精品国产动漫欧美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久久99 | 漂亮人妇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