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基金會
巡河寶:用互聯網守護河流清澈
志愿者參與河灘清理活動 北京守望者環保基金會供圖
一款名為“巡河寶”的小程序,在上線1年多時間內,吸引超11萬名用戶訪問,北京守望者環保基金會近日發布的2019年度報告,展現了互聯網科技助力環保的強大力量。
巡河寶的主要使用者———名為“河流守望者”的志愿者們,通過互聯網形成了社群,搭建了守護河流的公益網絡。志愿者們的河流標記點和發布的成千上萬條信息不僅助力政府部門執法,還記錄了河流向好的進程,讓巡河成為透明的行動。
北京守望者環保基金會秘書長劉盛表示:“守護清澈水源,巡回生命與河流的美好連結,是每個守望者的初心。”
數據顯示國內河流不斷向好
2019年,巡河寶共記錄65069條巡河記錄,其中,湖南省共標記49506條,廣東和安徽標記條數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有57個標記點分布在國外。其中最北端的標記點為北極三島巡河記錄,還把最高的標記點為珠穆朗瑪峰記錄。
與近年來人們的主觀印象一致,國內河流不斷向好,變得更加清澈,守望者發布的美好河流標記點達44897條,占總標記點的69%。自由流淌、植被豐富、發現水鳥等美好標簽分列前三,高頻詞分析發現,這些詞被標記頻次超過1萬次。
在所有的河流標記點中,大約有31%的標記點,共19557條信息記錄了河流問題。其中,河流垃圾問題(漂浮垃圾、河灘垃圾)共11296條,占比達56%,成為目前最廣泛的河流污染問題。黑臭水體問題(顏色異常、氣味難聞)占比28%,位列第二;污水排放、電打魚、水上養殖等問題緊隨其后。
助力政社協同保護河流
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白地村,有一條車壁塘河,河邊常見一名30多歲的男子拎著垃圾桶在巡護。他叫彭冬亮,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河流守望者。每天早上,他都拎著垃圾桶沿河跑步撿垃圾,并通過巡河寶小程序記錄,刮風下雨,從不間斷。
有一天,他發現河灘被人偷倒了一車垃圾,立即致電當地政府反映情況。第二天,政府派來挖掘機,將垃圾清理干凈。在彭冬亮的帶動下,村民們自發清理垃圾,并和他一起巡河。
湖南省株洲市的河流守望者老牛,2019年巡河踏壞了3雙套鞋,共發現河流污染問題245個,目前已解決242個,剩下3個問題在跟進中。她用巡河寶發布動態,并發送至株洲市天元區的河長工作群,隨后,政府多部門派工作人員處理。
如今,巡河寶已成為志愿者與政府部門溝通的有效工具。老牛說:“巡河寶定位準確,操作簡單,它已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好工具。”
讓巡河“看”得見
廣東省惠州市義家人志愿服務隊隊長陳加華每到周末,經常驅車數百公里前往東莞、深圳、河源等地巡河,并在巡河寶上發布巡河標記點。
“這些標記點離我家很遠,我需要找到當地伙伴持續跟蹤,可是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志愿者呢?”陳加華說,“通過巡河寶,這項工作簡單多了,我只要在地圖上找到附近標記點,再聯系發布者就可以了。”
他用這個辦法找到了40多位東江沿岸的巡河新伙伴,一個東江守望者網絡建立起來了。
不僅志愿者們通過巡河寶彼此聯系,公眾也可以通過它直觀地了解河流守望者的工作狀況與價值,可以“看見”巡河。
2019年,巡河寶上共成立了804個團隊,分布在29個省(市、區)的150個城市。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的珠湘源河流守望者網絡負責人鄺國文說:“巡河寶讓守望者的行動直觀可見,我們也會用巡河寶發起凈灘活動,志愿者報名和管理都更方便。”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巡河寶 河流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