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進 農工黨 致公黨 九三學社 臺盟 人物風采 史料縱覽

首頁>多黨合作>人物風采

用“膜”法創造美好生活

——記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民革黨員、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邢衛紅

2020年07月29日 10:46 | 來源:團結報
分享到: 

“此次獲獎不僅是對我個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們膜科學技術研究所團隊的肯定。”民革黨員、國家特種分離膜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邢衛紅,作為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江蘇獲獎的專家學者中僅有的兩名女性之一,發表感言時謙和地說,“成績屬于過去,未來在于拼搏。在今后科研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瞄準國家重大需求,以解決產業共性技術問題為己任。”

打開邢衛紅的人生履歷,在榮譽背后,人們不難發現一個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大地上留下的堅實有力的腳印;不難發現一個創新者,在攀援科研高峰時留下的求索的背影。

立足崗位,傳承創新釋放科研勢能

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從化工學院院長助理到化工學院分管科技工作副院長;從高技術研究院院長到國家特種分離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再到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26年來,每一個崗位上都留下了邢衛紅孜孜以求、奮力求索的身影。

在擔任學院副院長時,她著力推進科技成果進課堂、進實驗裝置,使科研真正地反哺教學。于是,膜分離技術融入了《化工原理》教材,膜過濾裝置進入了本科生開放實驗。擔任高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期間,邢衛紅大力推進校地融合,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模式,促進了海內外領軍人才“三創載體建設”,將畢業于美國哈佛大學等世界著名學府和研究機構的多名領軍人才招至麾下,為高新區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帶來了新增長點,也為南工大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注入了新活力。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作為國家特種分離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和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邢衛紅兢兢業業,和膜所成員及校領導班子成員一起,為膜團隊的發展、為學校的事業殫精竭慮。作為學校科技改革發展的試驗田,膜科學技術研究所不僅是學校體制機制創新的先鋒,也是學校人才培養、學科發展的重要支撐,更是學校科技研發和社會服務的品牌亮點。膜所實施“一所兩制、統一管理”的創新模式,以膜所團隊為核心力量,組建了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特種分離膜工程技術中心兩大國家級平臺,并通過政產學研金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學校與地方協同發展的良性互動局面,推動膜所科研成果轉化,培育了18家高科技企業,其中,久吾高科2017年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陶瓷膜產品供應商之一,產品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打造了江蘇膜科技產業園,形成了膜材料產業集群,成為國家級孵化器及眾創空間。這種有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成為南京工業大學產學研鮮明特色,使南工大獲首批教育部“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稱號。

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特種分離膜創新群體的負責人,邢衛紅傳承并發揚師長們的理念,本著科學化、集約化、結構化的方式打造人才梯隊,并發揮雁陣效應,以群雁高飛頭雁領飛的方式,使團結協作的成果最大化,著力培育膜領域的科研人才、技術人才和產業管理人才。從成立之初3個人的膜所到后來的國家級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6年來,膜科研團隊共培養了博士119名、碩士482名;畢業生中,海內外教授40余人、企業高管30余人,產生了一批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被業界視為膜領域的“黃埔軍校”。

人才集聚,釋放出強大的科技勢能。從1995年的第一個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專題項目“無機陶瓷超濾膜成套裝備與應用技術”到2019年邢衛紅領銜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資助,從3個973項目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膜所團隊已承擔國家級項目及重大企業委托項目百余項,獲得了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在內的39項省部級以上獎項,實現了膜技術從跟蹤研究到并行發展、再到引領創新的跨越式發展。

結緣“膜”法,勤奮耕耘收獲碩果滿枝

“‘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專一行、精一行’,這是我們做科研的追求。”1994年,邢衛紅碩士畢業后留校工作,其后師從時鈞院士、徐南平院士攻讀在職博士,從此矢志無悔地跨入膜科技研發領域。“如果說我取得了一點成績,那是我秉承了導師們的‘靠近科學、靠近工程’的創新理念,也帶領著團隊傳承并發揚了這種理念。”

“我是隨著膜所長大而成長起來的。”邢衛紅介紹,膜所構建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基地建設、產業培育”五位一體的創新體系,志在開展原創性基礎研究、開發顛覆性技術、開創重大工程應用,打造貫通“科學到技術、技術到產品”關鍵通道。

“用科技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服務,為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做加法,為青山綠水生態理念護航,是我們所有科技工作者必須肩負的使命和擔當。”邢衛紅表示。2011年,邢衛紅領銜的“連續陶瓷膜反應器的研制與工程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技術面向化工產品綠色生產需求,創制的系列無機膜反應器,解決了陶瓷膜微結構與反應過程的匹配問題,實現了化工主流程中的工程化應用,膜反應器推廣應用到國內30多個大型工程,節能30%以上。同年,膜所成功獲批組建為國家特種分離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領中國特種分離膜的發展。

2019年,邢衛紅主持的“面向制漿廢水零排放的膜制備、集成技術與應用”項目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此項目研制出特種超濾膜材料,開發出膜污染協同控制技術,發明了以多膜集成為核心的零排放工藝,建成了全球首套4萬噸/日制漿廢水零排放示范工程,在徐南平院士的指導下,解決了世界級難題,“救活”陷入絕境的南通王子造紙百億元項目,化解了因制漿廢水排海引發的群體事件。“我們將制漿廢水‘吃干榨盡’,實現了資源化利用。”團隊核心成員李衛星教授表示,“科技攻關不僅解決了‘卡脖子’的事,還保護了碧海藍天,這是值得大家高興的事。”研究成果還推廣應用于采礦廢水、印染廢水和化工廢水等化“廢”為寶資源化工程中。

26年的潛心鉆研,邢衛紅收獲了一份閃亮的“科研成績報告單”:先后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5項國家大獎;發表SCI論文227篇,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97項、國際授權專利5項;主持編寫了5項國家、行業標準;創新機制、科技成果轉化衍生出5家高新技術產業……

勠力同心,履職盡責彰顯家國情懷

作為江蘇省政協委員,邢衛紅真誠地說,“政協委員不是榮譽,而是黨和人民的信任與委托,是交予我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一名研究膜工程應用的科學家,她切實地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帶領團隊身體力行地踐行友好生態環境的研發工作,堅持走綠色發展的研發之路,并積極以專業的眼光建言獻策。

“加大長江沿線的水環境治理是一個綜合體系,尤其要嚴控廢水排江量,建立環境補償機制,形成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她建議通過強化規劃約束、建立單位GDP的耗水量和排入量的考核指標、加大沿江水環境的宣傳力度等措施來保護我們的母親河。在“大力推進江蘇濱江岸線高質量發展”議案中,提出要發揮好濱江帶對維護整個長江段生態平衡的作用,保持生物多樣性。她還在“加快創建國家高性能膜材料制造創新中心”的提案中,提出了使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解決水資源短缺、水污染防治等問題,從而實現工業綠色化發展等方面的構想,切實助力江蘇創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推動江蘇走在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前列。

談及加入民革的初衷,邢衛紅表示,“半百之年加入民革,沒有其他特殊目的,只是從小景仰榜樣的作用,加之民革江蘇省委會和眾多民革黨員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做出的貢獻讓人欽佩。”身為民革新黨員,邢衛紅時刻不忘增強履職意識,懷揣“為執政黨助力,為國家盡責,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使命感,積極建言獻策,“為國家建設服務,更好地實現科技報國的抱負。”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邢衛紅時刻牢記用科技為人民的美好生活做加法,用科技創新彰顯家國情懷。近年來,她不斷拓展膜技術新領域、新應用,帶領景文珩教授等一起致力于將膜技術引入到重油加工領域,開展射流乳化膜反應器研究,形成了原創性核心技術,并于2019年應用于120噸重油催化裂化生產裝置中,使汽油收率提高0.13%,柴油收率降低0.94%,液態烴收率提高0.4%,總液收提高0.19%;帶領仲兆祥教授等一起致力于大氣污染物治理的膜材料與裝備研發,建成了氣體凈化膜生產線,膜產品推廣應用50多項工程,累計減排廢氣超過1200億標方,衍生的久朗高科成為南京市瞪羚企業;開發的氣體凈化膜材料已用于口罩的生產中,為防疫做貢獻。

“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作為一名民革黨員,邢衛紅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沿著科技強國之路奮進,勠力畫好“同心圓”,做出發展新貢獻。(蘇閔軒)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尹人香蕉99久久综合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