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綠·產業
在群眾受益上破題 在持續穩定上著力
——關于陜西產業扶貧實踐的體會與思考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工作時特別指出,“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陜西省政協近年來參與脫貧攻堅的實踐,深刻表明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述精準闡明了產業扶貧的內在規律、重點難點和方向路徑,為不斷提升產業扶貧實效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發展扶貧產業關鍵是要立足資源稟賦
“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這已經成為脫貧攻堅的普遍共識和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但產業發展“靠什么”,許多地方走了不少彎路。近年來,陜西立足資源稟賦,形成了“3+X”的農業產業發展思路,即以自然資源條件為依托,大力發展以蘋果為代表的果業、以奶山羊為代表的畜牧業、以棚室栽培為代表的設施農業3個千億元級產業,因地制宜做優做強茶葉、魔芋、核桃、紅棗和有機、富硒、林特系列農產品等區域特色產業,有力推動產業扶貧實現了高質量發展。以省政協機關包扶的佛坪縣為例,地處我國中醫藥材寶庫的秦嶺腹地,人口稀少,但野生天然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發展中藥材產業的條件得天獨厚。佛坪縣著眼市場對高品質中藥材的旺盛需求,在“3+X”大布局中精準定位,發展中藥材8.6萬畝,帶動全縣95%以上貧困戶脫貧致富,目前又與陜藥集團合作建立了秦嶺臻藥產業園區,新種植蒼術等珍稀中藥材,每畝年產值超過1萬元,有力鞏固了脫貧成果。
佛坪縣的實踐證明,扶貧產業開發的成敗在于精準,關鍵是要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市場導向。在當前“十四五”規劃編制過程中,應進一步加強對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精細化指導和幫扶,推動各地依托資源稟賦,謀劃布局一批特色產業項目,并在打造市場信息發布、產銷對接等平臺上加大投入,幫助貧困地區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市場容量、市場環境和市場動態,打造好有效防止返貧、持續穩定脫貧的優勢特色產業體系。
實現群眾受益重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強調,要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這是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的關鍵所在。我包聯的千陽縣地處六盤山片區,近年來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千陽縣采取“村級股份制合作社+土地流轉+園區務工+資金入股+貧困戶”模式,引導貧困戶向農業園區、產業基地等流轉土地,將貧困戶精準嵌入產業鏈,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壯大和貧困戶穩定增收雙贏。該縣先后引進陜西華圣等10多家果業、奶山羊行業龍頭企業,形成了土地流轉、搭載分紅、入園務工等有效聯結機制,由龍頭企業帶領群眾拿“租金”、賺“薪金”、領“股金”;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脫貧攻堅期內,村集體經濟收入重點向貧困戶分配,2019年全縣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都超過了5萬元;積極保障貧困勞動力就業,全縣現有2500多名貧困家庭勞動力進入龍頭企業和產業園區務工,人均年增收達到2萬元,同時1.2萬戶自建果園農戶,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
千陽縣的探索表明,做好產業扶貧,必須始終牢牢把握群眾受益這個根本目的,把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作為關鍵環節,著力在培養壯大龍頭企業上下功夫,鼓勵各類社會資本興辦龍頭企業,推動龍頭企業更好地發揮資金、技術、信息、管理等各方面優勢,不斷提高帶貧能力;著力在集體經濟發展上做文章,加強集體經濟經營模式、帶貧模式的研究,加快推進“三變”改革,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切實增強集體經濟發展活力;著力在保障貧困勞動力就業上出實招,引導扶貧領域企業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鼓勵企業更多招用貧困地區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人員,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確保群眾在產業發展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保持產業持續穩定發展重在做優做強
打造扶貧產業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只有過得了“質量關”、守得住“品質線”、念得好“品牌經”,才能走出產業自身可持續發展、農民穩定脫貧致富的新路子。省政協近年來多次對陜西蘋果產業的發展進行了調研。這一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高質量發展于近10來年、形成以“洛川蘋果”“延安山地蘋果”為代表品牌的產業,已成為渭北和陜北大部分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產業,目前產量占世界的1/7、全國的1/4,全產業鏈嵌入200萬農戶、近1000萬人,大多數農民依靠蘋果實現了穩定脫貧致富。在不斷做大規模的同時,各地積極推動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在產業鏈條方面,按照“做優前生產、做強后整理”的總體思路,對蘋果產業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全環節進行整體謀劃和管控,由注重生產環節向更加重視分級分揀、冷藏冷運、精深加工等后整理環節轉變,不斷挖掘產業鏈增值點;在融合發展方面,把蘋果產業發展與旅游、采摘、觀光、休閑、養生結合起來,在相互借力中增強產業發展活力;在品質提升方面,按照抓良種、抓品牌的思路,圍繞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今年全省果園總面積將達到2000萬畝,預計總產量達到2135萬噸,果農人均收入達到3萬元,全省蘋果產業正在向千億元級穩步邁進。
陜西蘋果產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扶貧產業持續發展的成功范例,啟示我們在破解扶貧產業持續穩定發展這一難題時,既要鍥而不舍、下長久的大功夫,也應根據市場要求重視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產業鏈、價值鏈的前后延伸,著力完善“線上+線下”的產品展示、推介和銷售模式,結合綠色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和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積極打造具有知名度、影響力的產業品牌,讓扶貧產業更具市場競爭力。
扎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的指示精神,我們必須下功夫抓好產業扶貧這個根本,堅持在群眾受益上破題、在持續穩定上著力,持之以恒探索實踐,就能夠不斷以產業的新發展鞏固脫貧攻堅的新成果,確保如期實現廣大農民的小康。
編輯:秦云
關鍵詞:韓勇 陜西 產業扶貧